• 25阅读
  • 0回复

支援灾区的可贵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5
第4版()
专栏:

支援灾区的可贵精神
本报记者述评
四川、陕西等省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并没有号召非灾区群众捐献财物进行救济。令人感动的是,一件件寄托着对灾区人民深情厚意的捐款捐物,一封封热情洋溢、感人肺腑的慰问信,从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四面八方,纷纷寄到抗洪救灾的第一线。
据陕西省统计,截至11月9日,收到全国各地捐款21.89万多元,粮食和粮票527.5万多斤,衣物42.95万多件,慰问信2,000多封。捐款捐物的不但有工人、干部、科技工作者、教师、医生,也有农民、战士、学生,还有待业青年。
北京市崇文区永外街道花庄子、三元街居委会团支部的待业青年,获悉汉中、宝鸡地区洪水为灾后,组织起来卖大碗茶,竟积攒了200元,支援灾区人民。这200元,份量可不轻呵!成都退休工人康萍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他在附信中说,从《人民日报》看到陕西受灾的报道后,心情难以平静,寄去5,000元支援灾区人民,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一个工人一下子拿出5,000块钱,这是很不容易的。可以想见,他平时如何省吃俭用,但是为解救别人的危难,却如此慷慨!同康萍一样,还有一些退休工人、离休干部,也成百元、上千元地把捐款寄到灾区。
值得提出的是,有些人捐了款捐了物,却不愿说出自己的姓名;有的在汇款单上不但没有署名,连自己的地址也不写。第三军医大学一个家属捐了400元现金、200斤粮票和一些布票、棉花票,并写了一封没有署名的慰问信,托人转送四川受灾群众。后来人们经过多方查询,才知道这是一位已故教授的爱人李润民。但是她再三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应该做的,不值得宣扬。”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十分感人的是一些“红领巾”也打开自己的“钱罐”,把平时一分一分攒起来的钱捐了出来,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铅笔、练习本捐了出来,甚至把父母给买的糖果、饼干也捐了出来,支援灾区的小朋友。孩子们拿出来的钱、物微乎其微,但真正是“礼轻情义重”呵!
郑州铁路局宝丰工务段职工徐子明捐款38.5元,他在信中说:“一名共产党员,怎能视路难于不顾!为此,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甩脱家庭之急需,拿出38.5元以作援助。数量虽小,可购置道钉之类用品。”西北橡胶厂职工医院一位未署名的盲人汇款时用盲文写道:“我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寄去10元钱,以表示我最诚挚的慰问之情!”他们这些话,质朴无华,就因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普通公民”,感到不能置灾区人民的困难于不顾,应当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山东省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七八三班36名学生,把他们从伙食费、助学金中节省的80元和340多斤粮票寄给陕西灾民。他们在一封充满感情的长信中写道:“我们吃人民的粮,穿人民的衣,人民的血汗把我们养大,这也是我们对衣食父母的一点报答。”驻陕某连全体战士将自己生产的粮食和伙食节余的粮票1万多斤全部捐献给灾民,在慰问信中写道:“为了不让无家可归的亲人挨饿受冻,我们就是三天不吃饭也心甘情愿。”他们的信写得多好啊!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产生那样的行动,就不足为奇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领导机关并没有去号召、去动员大家捐献财物,却有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地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支援之手,表达了如同手足的深情厚谊,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十年浩劫期间,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遭到严重破坏,剥削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肮脏思想毒害着人们的心灵。我们的社会风气何时才能好转?许多同志对此表示担忧。各地群众自发地广泛地援助灾区人民的事迹,令人感动,令人鼓舞,令人振奋。它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正在开花结果,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悲观的论点是没有根据的。我们相信,随着“五讲四美”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更多闪耀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一定会不断涌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