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传授技术增进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5
第7版()
专栏:阿尔及利亚通讯

传授技术增进友谊
本报记者 柯月霖
10月26日,在阿尔及尔以南30多公里的布法利克的一幢两层楼房中,正在进行一场考试。学员们全神贯注地拆装着一台台缝纫机,解答着三位中国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当中国教员点头认可,表示考试已经完毕,学员们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是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和阿尔及利亚国营贸易公司合办的“缝纫机修理技术训练班”。学员在进行短期学习以后,已经准备毕业了。
为什么要举办这个训练班呢?这得从缝纫机谈起。
中国缝纫机在国外享有声誉,行销80多个国家。阿尔及利亚就是中国缝纫机的传统市场之一。据介绍,去年阿尔及利亚进口了3万台中国缝纫机。从今年开始到1984年,每年进口5.5万台。尽管进口数量逐年增加,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记者经常光顾阿尔及尔的几家大百货公司,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台中国缝纫机,据说刚一进货就被抢购一空。一位阿尔及利亚司机告诉记者,他登记了一年才买到一台中国产的飞人牌缝纫机。阿尔及利亚人喜爱中国产的缝纫机,认为中国缝纫机价廉物美,方便耐用,比较适合第三世界国家的需要。
为了对已经进口的大量缝纫机进行维修和保养,经中、阿两国有关部门商定,由中国派遣技术人员来这里培训缝纫机维修人员。“缝纫机修理技术训练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中国派出的都是些富有经验的老专家。阿尔及利亚国营贸易公司也从全国各地,包括南部撒哈拉沙漠的省份,抽调了17个年轻的专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这批年轻人在中国教员的指导下,经过近7周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和机构原理,以及各个主要部件的装配技术和调试方法,能排除一般的常见故障,具备了比较全面的检修能力和保养知识。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17个学员围着讲台排成半圆形,每人身前一台缝纫机,一个工具包。由中国教员讲授理论课并指导上实践课。在结业前,还就理论和实践分别进行考试。
在短短的时间内要掌握这么多的知识,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有一位名叫阿玛的学员,来自边远省份,听不懂教员的法文讲解。他开始很着急,眼看要打退堂鼓。其他16名学员就鼓励并帮助他。于是每天下课回到旅馆后,这16名学员就用阿拉伯语把课堂上刚学到的知识集体讨论一次,对阿玛进行辅导,终于使他跟上了进度。在考试中,特别是实践考试,他还名列前茅。
学员们对中国教师十分尊敬。他们说,中国教员吃苦耐劳,讲解耐心,不但传授了技术,还带来了中国人民的情谊。从沙漠城市瓦格拉来的拉嘎兴奋地说,我们处在沙漠中的绿洲,运来一些缝纫机真不容易!有时偏偏遇到机器故障,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能扔在仓库里。这次回去后就可发挥我学来的知识,把它们修复使用。他还热情地邀请中国老师去沙漠里旅游,强调现在正是观赏沙漠奇景的季节。中国教员除了讲课外,还主动维修损坏的缝纫机。他们给阿尔及利亚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这个训练班组织工作的阿尔及利亚朋友对中国技术人员表现了深切的关怀,在饮食、住房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一天晚上,中国教员史延明突发高烧,素昧平生的邻居夏伯里立刻用自己的汽车把他送到医院,第二天还特来探望,盛意拳拳,感人至深。
在为结业式举行的招待会上,国营贸易公司总经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认为,“缝纫机修理技术训练班”不但传授了技术,而且为增进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附图片)
图为中国教员和阿尔及利亚学员在一起 柯月霖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