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引种“86—1”棉种应注意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6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引种“86—1”棉种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棉花病害有多种,对棉花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棉枯萎病和棉黄萎病。这两种病害在国际上和国内均列为检疫对象。为了防止这两种病害继续扩散,疫区(发病棉区为疫区)生产的籽棉要在指定厂、点交售轧花,棉种不许随意外调,棉籽榨油要经过热处理,病田的棉叶就地集中烧掉,棉柴只能作燃料,病田要实行轮作。
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两大病害的一项积极办法。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科技人员和新乡农民技术员共同培育的棉花良种“86—1”,就具有抗枯萎病的特性,在枯萎病区种植“86—1”可明显地减少枯萎病的为害。但是“8—1”有一个大的缺点是只抗枯萎病而不抗黄萎病。因此“86—1”只能在兼有两种病害的棉区种植、推广,不能引种到只有枯萎病而没有黄萎病的棉区。否则黄萎病的病菌就会随着“86—1”棉种传播到当地。如上海市郊区在引进种植“86—1”以后,一些从未发生黄萎病的棉田当年就发现了黄萎病株。
农业部1980年在《关于推广棉花抗病品种“86—1”的意见》中,要求各棉区不要在无黄萎病地区引进、示范、繁殖、推广“86—1”棉种。但是,在《抵抗枯萎病的优良棉种在全国推广》报道中(见10月14日本报),并没有说明这点。为了保护我国棉花生产,防止黄萎病传播,各地农业生产、技术推广部门,在引进“86—1”棉种的时候要严格按植物检疫制度办事,不要只看到它的丰产性能,而忽视它对病害的传播,给生产带来后患。 易新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