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主要目的没有达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6
第6版()
专栏:

主要目的没有达到
新华社记者述评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西德之行结束了。在这次“雷声大、雨点小”的访问中,莫斯科的主要目的没有达到。
据报道,在历时3天的访问期间,双方进行了几轮正式会谈,会谈的中心问题是欧洲战区核武器问题。经过会谈,双方的分歧依然如故。西德总理施密特试图敦促苏联接受美国总统里根最近提出的“零点方案”。勃列日涅夫则回答,“苏联永远也不会同意这个方案。”他却竭力推销自己的所谓“暂停部署”和“大大减少”欧洲中程核武器的建议。施密特认为,这些建议没有什么新东西,并明确表示,西德政府的立场“牢牢地贯穿于西方的共同立场之中”。会谈结束后,勃列日涅夫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我们有分歧,我们没有回避分歧,但力图不加深鸿沟,相反,力图搭桥。”语调低沉。
莫斯科对勃列日涅夫的这次出访十分重视,早在数月前就大造声势,反复宣传它的“重大意义”。这说明,苏联当局对这一访问曾经抱有厚望。最明显的是,莫斯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加深美国和西欧之间的分歧,动摇西德和北约其他国家部署美国新式核武器的决心,进而打乱北约的有关计划。其次,希望通过与西德朝野的接触,兜售苏联的主张,揭露美国的“阴谋”,争取舆论,使自己在即将举行的苏美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事实表明,这些愿望显然没有实现。
应当说,勃列日涅夫这次出访的时机对他是不利的。在他动身前几天,里根总统发表了一篇被广为宣传的讲话,向苏联提出了四项裁减军备建议,其中的重点是关于裁减欧洲中程核武器的“零点方案”。这一方案本来是西欧人首先提出的,苏联方面不愿接受它,但也迟迟没有明确拒绝,里根选择勃列日涅夫出访西德前夕,把“零点方案”接过去,变成美国政府的建议,公诸于世。这样一来,“球”被踢到了莫斯科,给勃列日涅夫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拒绝里根的建议,实际上就等于拒绝西欧人的要求,特别是一直得到莫斯科大加赞扬的西欧和平主义运动的要求。这样有可能引起对苏联真实意图的广泛怀疑。如果不拒绝,被里根牵着鼻子走,那将更糟。权衡之下,莫斯科决定坚决拒绝“零点方案”,并对里根的“阴谋诡计”大加抨击,但尽量避免得罪西欧人,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勃列日涅夫西德之行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围绕欧洲战区核武器问题进行激烈的争斗。“球”在不断地踢来踢去。勃列日涅夫在波恩不乏把“球”踢给里根的机会,但现在看来,他这次没有得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