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象牙海岸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6
第7版()
专栏:

象牙海岸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困难
杨贵兰
由于可可和咖啡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象牙海岸的经济遇到了困难。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象牙海岸政府决定从1981年起逐年削减可可种植面积1—2.5万公顷,来扩种粮食作物。
此外,象牙海岸计划将其可可的储存能力由现在的5万吨增加到10万吨,以增加它在市场行情恶化时的抵抗能力。
长期来,象牙海岸的经济是以出口可可、咖啡等热带作物和原木为基础的,因此经济形势的好坏与国际市场价格密切相关。
1960年独立后,象牙海岸继续发展可可生产,到1975年,它已是世界第一可可生产国,1978年产量达2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几乎与此同时,它的咖啡产量也跃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三。1977年,咖啡、可可和木材等三项出口为象牙海岸赚得了18.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占整个出口收入的78%,其中仅咖啡的出口值就达8.2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36%。1960—1975年间,象牙海岸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7%,而1978年为10%。同期,它的农业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为5%。象牙海岸的农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在非洲是相当快的。
1975年,国际市场上可可、咖啡价格飞涨,使象牙海岸的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1977年,政府利用这些收入对工业部门大量投资,并促使经济“象牙海岸化”取得进展。七十年代,象牙海岸工业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因而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4%上升到1979年的12%。象牙海岸资本在工业部门资本构成中的比重,1980年达到了45%,而在全部资本构成中的比重则由1960年的零上升到现在的25%。
从1978年开始,可可和咖啡的国际市场价格日趋下跌。到1980年9月,每公斤可可只有在价格少于250西非法郎的时候才能找到买主,而1977年每公斤价格是500西非法郎。咖啡的行情更糟:每公斤由1977年的1,750西非法郎骤跌到1980年的500西非法郎。可可和咖啡的价格暴跌使象牙海岸的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最近几年,象牙海岸在这两宗出口产品上的收入损失至少达7,000亿西非法郎。仅上两个贸易年度中这两项产品的出口收入,就减少了3,000多亿西非法郎。与此相反的是进口产品的价格却在不断上升。政府收支出现了赤字。这种形势迫使象牙海岸政府削减发展项目,减慢发展速度。
挫折使象牙海岸领导人认识到经济的脆弱。因为它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价格又是由西方消费国决定的,象牙海岸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另外,外籍人员在象牙海岸就业人口中比重很大,每年有大笔外汇外流。在象牙海岸工作的2万名法国人全年的收入为170亿西非法郎,占象牙海岸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引起了象牙海岸失业者不满。政府正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附图片)
象牙海岸政府决定削减可可种植面积,扩种粮食作物。图为象牙海岸农民在种植水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