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北京见!”“台北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7
第3版()
专栏:台湾儿女 心向祖国

“北京见!”“台北见!”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王喜义
记得198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考察团赴日本期间,在箱根风景区游览中,有幸遇到二十几位台湾同胞。我们这些分隔在台湾海峡两边的兄弟姊妹,一见如故。
在芦湖岸边候船时,台湾省的一位年青的女同胞根据口音,发现了我们是中国人。于是,她便凑到我们考察团的女翻译跟前,准备暗中一起合个影。女翻译不解其意,怕影响她的留影,便躲开了她。这样连续躲了几次,她只好主动介绍自己是台湾省人,要求同我们的女翻译合影留念。经她这一解释,女翻译欣然同意。照相机“咔嚓”一声,北京和台北的两位姐妹留下了一张有意义的照片。
我们向那位女同胞解释说,开始我们把你当成日本人了。她连忙纠正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她把“中国人”这三个字说得那么响亮,话语间带着几分自豪。她说,日本可玩的地方没有我们国家多,她问我们:“长城高吗,长吗?”她说:“我只是在小学的课本上知道有长城,但是没有亲眼看到。”听到她的婉惜之情,我们建议她找个机会回来看看。她说:“是想有个机会去看看,但是当局不允许。”
台北来的同胞中,一位老人有亲戚在上海,他和考察团的上海籍人谈得很投机。他很想回上海去看看,只因台湾有家属,怕连累了他们而不能如愿。最后他说:人总是要落叶归根嘛。来自台北的同胞中,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太太,当我们把考察团中的一位她的家乡人介绍给她时,她喜出望外,问长问短,谈个没完。她还托那个同志给她在大陆的亲属捎个口信。
有位青年,拿出香烟给我们抽,我们本来不会抽烟,但因为是台湾同胞的,还是要吸一支。临分手时,他把手头仅有的一件物品——一盒台北产的长寿牌香烟递给我,说作个纪念。香烟盒上写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庄重自强,处变不惊”16个字。我想,台北当局如果能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就应该对祖国的和平统一采取积极态度。
我们热情地交谈着,竟忘了浏览湖光山色,不觉游船已经靠岸。我们只好相互致意:北京见!台北见!
“北京见!”“台北见!”这是台湾海峡两边十亿中国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我们相信,在祖国大陆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是一定会“北京见”、“台北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