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热心发展畜牧业的“牛倌”——记环县畜牧局长贾继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8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热心发展畜牧业的“牛倌”
——记环县畜牧局长贾继义
三年前还是牛羊退化、畜疫猖獗的甘肃省环县,如今牛羊满山坡。全县的羊已发展到60多万只,大家畜发展到9万多头,一跃成了全省畜牧业的“冒尖户”。提起这一变化,当地群众都称赞上任三年的县畜牧局局长贾继义。
贾继义一上任,就带着两个兽医,背着行李,到农村和牧场调查。一段时间内,他风尘仆仆奔波在环县至陕西关中的千里公路上,先后为全县买回“秦川牛”1,300多头。每次途中,他都自己照料,当“牛倌”。一次,老贾带着几个同志买回一卡车“秦川牛”,一路颠簸、冻饿,晚上赶到车马店时,人畜都疲惫不堪了。大家劝贾继义到招待所休息。贾继义却把同志们打发到招待所,自己留在店里喂牛。有个认识他的人到店里办事,一见他正卷着袖子拌料,吃惊地说:“贾局长,你咋在这里?”店主人一听愕然了,说:“我见他在牛屎牛尿里忙个不停,还当他是个牛倌呢!”
贾继义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他平常硬“啃”一些畜牧兽医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再加上工作深入,亲身实践多,所以,他这个“牛官”越来越懂行。现在,他看一下牛的犄角和马的头面,就能估计出它们的年龄;观察观察它们走过的蹄印,就能看出它们的四肢有没有毛病,对于在环县有传统饲养习惯的滩羊,他懂得更多。去年秋天,他到县滩羊选育场检查工作时,这个场刚死了一只羊。他联想到一路上见到的羊只零星死亡的情况,马上警觉到可能是一种传染病。他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就卷起袖子,帮着兽医解剖、化验死羊,结果证实是传染病“羊快疫”,急需注射药物“羊三联”。在这紧急关头,他当机立断,立即派人到300多里以外的西峰镇买回了“羊三联”。接着,他又带领兽医,赶紧治疗,使1万多只病羊逃脱了死亡。由于他懂行,又重视疫病防治工作,环县过去一些流行性的牲畜急性传染病,近年都没有流行了。
贾继义上任后,看到许多畜牧专业人才常被抽去搞“包队”等行政工作,非常焦急,他多次对县领导同志说:“抽专业人员搞中心工作是不合适的。今后如果还要抽,就抽我,抽行政人员。”他的意见很快被采纳,县里的畜牧兽医人员从此可以安心搞本职工作了。钱传禔是1964年毕业的学兽医的大学生,前些年也常抽了去“包队”;他怎么也包不好,很苦恼。贾继义知道他的苦衷后,就主动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在客观上给他创造安心当兽医的条件。钱传禔没有辜负这位老同志的希望,他埋头工作,去年被评为全县畜牧系统的“优秀干部”。
本报记者 屈维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