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河南省小麦研究协作组建议 加强小麦科研大协作主攻中、低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9
第3版()
专栏:

河南省小麦研究协作组建议
加强小麦科研大协作主攻中、低产
本报讯 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协作小组的专家们,在总结河南省今年夺得小麦历史上空前大丰收的经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全省小麦科研大协作,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主攻中、低产地区单产的提高方面。他们认为:
一、要坚决克服小麦科研工作中的一刀切。过去在科研和生产上,多偏重于高产地区,而实际上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小麦中、低产区,因而应把重点放在主攻中、低产区的小麦增产上。中、低产区情况比较复杂,限制因素也各不相同,不能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指导。为此必须通过调查和试验研究,摸清全省小麦的不同生态类型以及特点和限制因素,从而尽快总结出全套适合全省各种生态类型区的小麦栽培技术和操作规程。
二、目前已有一批提高低、中产区小麦单产的科研成果,要尽快加以推广应用。当前的普及推广工作,除抓好各级农业领导干部的轮训外,要集中力量以各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素质。
三、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小麦科研上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把分散在各方面的农业科技人员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发挥专长,加快科研步伐。在原来全省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由省政府出面,组织大协作的领导班子,集中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形成拳头,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小麦科学技术上的重大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