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党的政策好 农村新事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29
第4版()
专栏:

党的政策好 农村新事多
刘景亮要求入党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山西省襄垣县司马公社磨垴大队社员刘景亮经济上富得冒尖,一年超卖万斤粮;政治上赢得荣誉,被选为县人民代表。最近,他又强烈要求入党。
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使他由穷变富,第一次摘掉了缺粮欠款户的帽子,第一次当上了模范社员。
同是一个刘景亮,今日与往常不一样,昔日的消沉、疑虑一扫而光。他从心底里感谢党,拥护党。他说:“党为老百姓制定了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也要为党的事业操心出力。可不能光顾多攒钱,不求思想进步。”最近,他怀着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第一次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原载《山西日报》)
社员给农技干部发奖
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望远公社丰盈六队的干部和社员举行隆重的发奖仪式,把一台电视机,奖给县农技推广站的朱才同志,表彰他热心帮助搞科学种田立下的功劳。
两年来,朱才同志一直在这个队蹲点,帮助社员引进良种,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尤其是今年推广新办法水稻育秧,只用种子19,000斤,并采取其他增产措施,收获水稻33万斤。生产责任制加上科学技术,使这个队的粮食产量连续两年坐上了“直升飞机”。去年,全队总产比上年增加16万斤,今年又比去年增产17万斤,户均产粮12,000多斤。全队男女老少盛赞生产责任制好,喜夸科学种田办法妙,纷纷给朱才评功摆好,提议给他发奖。
(原载《宁夏日报》)
三户社员自费办小学
福建省建宁县黄坊公社芦岭大队隘上生产队三户农民自筹经费,自聘教师,办起一所学校。
隘上生产队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偏僻山窝。
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了隘上,生产队实行责任制,今年粮食比去年增产二万斤,加上家庭副业,人均收入600多元。收入增多,生活富裕了,学科学文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全队共四户,除一户五保户外,其他三户(一户一个学生)社员一商量,请来一个退休教师。老师的工资和吃饭由三户分担。大家打扫厅堂,搬来课桌,就这样,不要国家和大队一分钱,办起了学校。
这所学校只有三个学生,一、二、三年级的都有,年龄最大的11岁,读二年级,最小的9岁,读一年级,10岁的读三年级。学校于今年2月28日开学。每天上午八时上课,中午休息二小时,下午四点放学,学生回家放牛、做家务,每个年级只开设语文、算术两门课,后增设一门写字课,教学生练写毛笔字,晚上还教学生读唐诗。
(原载《福建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