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煤炭战线新井建设的典型——兖州矿区兴隆庄矿井建设速度快施工质量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1-30
第2版()
专栏:

煤炭战线新井建设的典型
——兖州矿区兴隆庄矿井建设速度快施工质量好
新近即将建成投产的兖州矿区兴隆庄矿井,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第一座大型矿井,从破土到建成,只用了六年半时间,速度之快,质量之高,经济效益之好,在当前新井建设中是少有的。
兴隆庄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已完成井下巷道工程达46公里,地面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安装设备27,000多台件。它的建成,表明了我国煤炭工业建设从地质、设计到施工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据有关部门计算,兴隆庄矿井比正在建设的几处同类型矿井的建设工期缩短两年多,比目前在建的大中小型矿井的平均建设工期缩短一年半。
兴隆庄矿井的建设速度为什么快?
第一,在施工的各个阶段,紧紧围绕关键工程,组织快速施工。矿井一破土,井筒是关键。井筒工程量虽只占整个井巷工程量的2—3%,但工期一般要占40—50%。抓住井筒施工,等于抓住了关键,其它工程就能带动起来。因此,他们集中了三个工程处的力量,全力以赴,日夜奋战。结果,在表土层施工中,西风井、主井、东风井分别创造了月成井83.6米、92.6米、161.5米的好成绩,三次刷新了全国纪录。主、副井平均井深410米,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打到底,东、西风井平均井深291米,也分别只用了12个月和14个月时间,从而为缩短整个建设工期赢得了时间。
第二,领导干部有为加快发展煤炭工业而献身的精神和不早日建成矿井就睡不好觉的紧迫感、责任感。从兴隆庄矿井开工到投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矿区党委主要领导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现场指挥部,对各施工单位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山东煤炭局副局长、原矿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祝延治、矿区党委副书记梁继海都已年过半百,身体有病,几年来,一直在兴隆庄矿井蹲点,只要关键工程施工,都要到现场坐镇指挥,井下100多里的巷道,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参加施工的各工程处的领导干部,也都身体力行。三十二工程处党委书记吴庆祥,心脏病时常发作。他不顾组织上要他半日工作的决定,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整天深入工区和掘进队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办法。在吴庆祥模范作用带动下,三十二工程处的10名处级干部,1979、1980年,平均每人每月下井18天,坚持在井下跟班劳动,跟班指挥。
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无穷的力量。由于有这样一批精神状态好,作风深入,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干部,从而鼓舞、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大大加快了建设速度。
第三,尊重科学,尊重技术,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兴隆庄矿井的提升、运输、通讯、排水等系统均采用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技术,施工要求高,工艺要求严。矿区建设刚上马,正是“四人帮”横行时期,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在当时情况下,兖州矿区建设指挥部把煤炭工业部下放到“五七”干校的17名老工程技术人员调到矿区委以重任。有的被提拔为总工程师,有的被提拔为设计室主任、科研室主任……。对这些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大胆使用,而且让他们有职有权。矿区的总体建设规划,就是交给总工程师王庆霖负责组织编制的。一切重大的技术问题都由他过问,属于他职责范围的事,都由他拍板。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煤炭基本建设会议上,兴隆庄矿井被评为全国煤炭战线新井建设的好典型。他们的实践,为我国建设大型矿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本报记者 刘燮阳 张绥文(附图片)
兴隆庄矿井布局合理,生产和生活设施比较完善。
新华社记者 吴增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