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从现在起就要抓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01
第5版()
专栏:

从现在起就要抓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徐文海 丁长青
从现在起,就要抓紧技术改造。这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出的一个战略方针,也是当前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一项紧迫任务。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建设中侧重于基本建设,铺新摊子,忽视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致许多企业设备陈旧,工艺水平低,经济效益差,与四化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
从企业状况看,建国初期建成的一批骨干企业,大部分技术装备相当老化。上海等老工业基地的一些机械厂,很多设备已不能保持原有精度,再不从技术装备上更新改造,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为继。当然,在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中,近十年新增的部分有一半左右,但这些工厂很多是老厂的“翻版”,有些虽略有改进,但总的讲,生产技术水平没有质的提高。至于占很大比重的中小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消耗大、质量差的状况,就更为突出了。
从生产的经济效益看,我国工业的固定资产加流动资金与产值之比,约为1.5比1,也就是要用1.5元的资金才能产生1元钱的产值。而工业发达国家,一般为1比3~5,有的甚至更高。工业劳动生产率,我国约为工业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上述情况说明,在我们现有的庞大基础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产品和技术装备已经到了“更年期”,亟待进行技术改造。因此,从现在起,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重点转为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经济水平,走“内含”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决不能再把重点放在建新厂、铺新摊子上,不仅国家财力、物力不允许这样做,土地面积也不能再无限地占用了。
技术改造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切忌一拥而上,搞“一刀切”。要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发,从国力的可能出发,防止借技术改造之名,行基本建设之实,又来一个盲目求大、求全、求新。
从调整时期情况看,一是把生产消费品企业的技术改造放到重要位置上。近两年,重工业服务领域扩大,为消费品生产服务有所加强。一机系统生产的轻工专用设备和日用机电产品,1979年只占全部产值的1.9%,1980年上升为3.3%,今年可达到8.4%。但无论从深度、广度看,还仅是个开端,必须大大提高一步。二是以节约能源为重点。以汽车为例,全国亟待更新的老车有50万辆,油耗很大,大多使用二十多年,行驶50万公里以上,再大修已不合算了。其他如工业锅炉、水泵、电动机等量大面广的产品,效率低,耗能大,也急需更新。初步计算,更新这些设备所需投资,只相当于开发这些能源所需投资的一半左右,还可减少运输等消耗,综合经济效果更为显著。三是要大力开展机电产品等出口制成品的技术改造。去年世界机电产品出口的总额中,我国仅占1‰左右,为数太少,关键是产品性能差,质量低,缺乏竞争能力。要使产品技术水平有所突破,立足于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多创外汇,实行技术改造是必由之路。
技术改造要从科研入手,在提高技术水平上下功夫。技术改造决不是简单的在同一水平上以新换旧,而是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断更换陈旧落后的装备,改进工艺方法,提高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就机械工业技术改造来讲,必须从打基础抓起。要采用国际通用技术标准,逐步替代五十年代沿袭下来的产品技术标准;要加强基础零部件的攻关,大大提高电器元件、液压件、密封件等的可靠性、耐用性、精度保持性。要加强测试基地,充实企业的测试手段。要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发展基础机械,提高工作母机的技术水平,等等。
技术改造必须着眼于提高经济效果,这是技术改造的目的。对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改造项目,要尽可能多安排,优先抓好。对那些虽有需要,但投资大、周期长、短期内不能收效的项目,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长远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分批进行。无论那个项目,都要少花钱,多办事,效果好。从确定项目开始,设计、制造、安装、投产,每一段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有明确的技术经济责任制,确保改造项目收到预期的经济效果。衡量技术改造的经济效果,既要看本单位直接得到的经济效益,也要看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如,天津市有个变压器厂,最近研制成一种节能变压器,企业生产这种产品,成本高,利润低,直接的经济效果很少;而使用部门采用了这种产品,可比老产品节能40%,一年节电几十万度。类似这样的改造项目,要给予支持。有些为了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消除污染而亟待改造的项目,虽然不能直接计算出经济效果,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应该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