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农民欢迎城市剧团与农村“结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03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农民欢迎城市剧团与农村“结亲”
辽宁省鞍山市评剧团在营口县旗口公社演出结束时,赶来送行的公社党委书记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农民需要看戏,你们需要观众,咱们两家认亲吧!认了亲,就可以常来常往了。”他的话立即博得台上台下一片热烈掌声。农民富起来了,还要求乐起来。这就是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新形势。
今年8月中旬到下旬,在秋收前的间隙里,辽宁省海城县望台公社望台大队为了庆贺丰收,自搭戏台,聘请鞍山市评剧团和京剧团去队演出了22台戏。当时的热闹场面十分壮观。开台锣鼓伴着鞭炮齐鸣,吸引了周围十里八村的社员群众。他们扶老携幼,有的步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赶着大车,象赶庙会一样喜气洋洋地涌向望台大队。这个不足4,000人口的大队,看戏的超过了20,000人。很多人连看早、午、晚三场戏。社员们头顶骄阳心花放,天降大雨不散场。
剧团下乡受欢迎的盛况表明,经济上富裕了的农民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如饥似渴。望台大队的干部说,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这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少社员家里的大地柜换成了大立柜,小板凳换上了沙发椅,有自行车又加上了摩托车,有收音机又添上了电视机。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就是想看戏热闹热闹,乐哈乐哈。这对剧团如何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城市剧团到农村演出,演员们同农民交流了思想感情,激发了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演员汗流浃背演,社员热汗淋漓看”,“台上台下互关照,演员社员一家亲”的动人场面处处可见。剧团方面普遍反映,下乡是“政治经济双丰收”。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剧团在城市卖座率不高,收入下降。而剧团下乡,找到了广大的观众,场场暴满,这也是扭亏为盈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
要适合农民的口味,剧种、剧目、舞美设计都需要改革。农村露天剧场大,容纳观众多,不能重复上演相同剧目。这就要求剧团多带戏,带好戏,否则,供不应求,很难满足农民需要。辽南农民喜欢看评剧和听大嗓“京白”。这次演出的评剧、京剧的传统剧目,都为社员群众喜闻乐见。但两个剧团带的现代戏、武戏很少,社员感到“不解渴”。另外,道具、灯光、布景等也要做相应的改革,既要美观大方,又要轻便适用,最好搞便于携带的“流动舞台”。
城市剧团与农村“结亲”好,希望有关部门积极当“红娘”。
本报记者 李新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