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别具风味的“西施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06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别具风味的“西施舌”
林斯定
去年5月间的一天,一批外国驻华记者在福州华侨大厦尝到别有风味的“闽江蚌”时,无不交口称赞。在客人的要求下,餐桌上展出闽江蚌。那蚌的两片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在中央稍前方,腹缘圆型。活蚌的壳表黄褐而光亮,顶部为淡紫色。如果无人干扰,它就悄悄地伸出一部分身子,形似人的舌头。
闽江蚌的学名叫“西施舌”,群众习惯叫海蚌,产于闽江口长乐县漳港。说来也怪,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只有漳港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的一片浅海沙滩上最适合它生长。对于这种现象,民间一些人用传说加以解释。他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巨龙游到长乐海面,感到这儿温暖如春,咸淡适宜,便留连忘返了。后因退潮搁浅,挣逃之中丢下一只龙眼。经过千百年的浪打沙磨,“龙眼”便成了现在这块沙滩。“龙眼”变成的沙滩当然是个好地方,因而能够生长味道鲜美的西施舌。有科学头脑的人则认为:漳港一带之所以出产品质优良的闽江蚌,主要是因为这儿有一个好的天然环境:闽江水把大量泥沙注入东海,经过海潮顶托、筛洗后的细沙,再回到港内,从而形成一段较为平坦的浅海细沙滩,有利于西施舌栖息。同时,滚滚的淡水与起起落落的咸水在这儿交汇,水质特别肥沃,饵料异常丰富,为它提供了终年吃不完的浮游硅藻。
西施舌壳薄肉嫩,味美香甜。去年,福州市厨师赴香港表演,出自烹饪世家的能手强曲曲,按闽菜烹调法制作的“鸡汤海蚌”,成为香港人士评价最高的名菜之一。这碗汤菜,香港一家报纸称为“实在使人叹为观止”。其实,海蚌名香,不自今日始。相传早在明朝,曾列为给皇帝的贡品。解放前,海蚌是用专机运抵南京的,扬名五湖。解放后,以它不可取代的独特风味,上了国宴。海蚌除食用外,还可入药。李时珍视之为“润肺脏、益精补阴要药”,对肺病、痰咳、气喘、耳鸣和妇科病等,也有一定的疗效。(附图片)
(李锡武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