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要重视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0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要重视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
游心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也逐步在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讲求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增强计划性,避免盲目性,加强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
必须及时调整重工轻农、重理轻文的矛盾
正确进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过去我们不重视人才需求预测,除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外,主要还是由于指导思想上出了偏差,缺乏比较符合实际的经济建设计划,当然也就不可能对人才需求有什么科学的预测。其次,必须认真分析影响人才需求的各种因素,如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干部制度,劳动制度,人口增长率,以及高校培养能力,培养周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制度和由经济水平决定的经济结构。我们在建国初期,为了加速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这就决定了当时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也是以培养工矿交通等技术人才为重点。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各科类招生比例为:工科占42.86%,师范占26.14%,医药卫生占10.29%,理科占6.43%,农林占4.57%,文科占4.28%,财经占2.86%,政法占1%,其他占1.57%。当时确定这样的科类比例,是完全必要的。可是后来我们并没有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这种重工轻农,重理轻文的科类比例;在理工科中,又只注意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人才的培养,长期忽视轻纺工业人才的培养,以致造成高等教育内部比例严重失调。近几年虽有所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情况。1981年全国高等学校各科类招生比例,理工科仍占40%左右,文科只占0.78%(不包括综合大学文科),财经占3.23%,政法占0.64%,只有农林有所增加,占7.21%。这种由重型经济结构所决定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已经相当突出,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就将严重障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要为集体所有制、农业轻工业和中小企业培养人才
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影响极大。经济结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组织结构、劳动就业结构等等。要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就要分析这些结构及其变动发展的趋势。
如所有制结构,我国今后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都要继续巩固和发展集体所有制。如何为集体所有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是我们今后发展高等教育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过去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只注意面向全民所有制。于是就出现一个矛盾,一方面集体所有制需要的大量专门人才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有些专门人才(主要是农业技术人才)由于全民所有制单位需要量有限,因而发生分配上的困难。随着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广大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当然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但从培养人才方面说,今后就不仅要考虑全民所有制的需要,同时也要认真考虑集体所有制的需要。
再如产业结构,今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将由重结构逐步改变为轻结构。过去高等教育结构由于受重结构的影响,在农业轻工业方面培养的人才是很有限的。全国轻工业系统1978年有技术人员81,500人,占职工人数的0.78%。轻工业按行业可分16大类,需要40多种专业技术人才,而培养这些人才的高等院校则极少,如制革,全国只有一个轻工业学院有这种专业。农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更为严重。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考虑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又如技术结构,今后将是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相结合,还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上,要注意面向中小企业,大量培养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一般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为现代化大企业服务的,专搞尖端科学技术的人才,只能是少量的。在学校的类型结构上,也要多样化,要多办一些学制比较短的专科学校。不论是哪一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都要根据技术构成的状况,确定一定的比例关系,做到各种人才成龙配套。此外,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今后我国经济组织机构将逐步实现专业化和协作化,要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有大量财经和企业管理人才。
总之,自觉地根据生产发展的水平和由此而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从而建立起相应的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结构,这样的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要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还要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对人才的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可提供劳动就业,包括能为各种专门人才提供劳动手段的实际和具体的需要。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每年可安排劳动就业的人数是有限的,对各种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劳动就业联系起来考虑。同时,还要估计到能不能为各种专门人才提供必要的劳动手段和工作条件,这对于一些从事尖端科技工作的人才来说尤其重要,否则就会造成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浪费。在制订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时,如果只讲需要不讲可能,就会造成盲目性。同样,如果只讲抽象的需要,不讲具体的需要,也会造成盲目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