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撒哈拉沙漠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2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撒哈拉沙漠掠影
  韩金根
沙海茫茫,夕阳影里,一列骆驼商队在地平线上缓缓移动;疲惫的旅人,正在走向归宿……这是人们想象中的撒哈拉沙漠富有诗意的景色。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跨埃及、苏丹、利比亚、乍得、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和马里等国国境,面积约800多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整个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在阿尔及利亚朋友陪同下,我曾有幸观赏了这个闻名世界的大沙漠的部分奇景。
海市蜃楼
撒哈拉有砾石堆积的戈壁,也有细砂积聚成的沙丘。星星点点的绿洲点缀其间,偶尔可见常绿的灌木和郁郁葱葱的枣椰树林。这一抹抹可爱的绿色,使辽阔无垠的沙海呈现出一点生机。
“海市蜃楼!”在奔驰向前的汽车中,有人突然喊叫起来。同车的人霎时间都朝着窗外看望。但见我们前方远处,似在地平线上,又似在低空之中,影影绰绰地出现了一排象是三四层楼房的建筑群,在强烈的阳光下隐约晃动。我们的汽车加速前进,这排楼房似乎也以同样的速度后移。这一奇丽的幻景,持续了好几分钟。这是难得见到的瀚海奇观啊!它是由于大气中光线折射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据说,古人认为这是大蜃吐气而成的,所以称它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蜃景”,在古远的日子,曾给予大沙漠上艰辛跋涉的旅人以一线希望吧?
沙漠中的“卡车”
一路上不时遇到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撒哈拉,骆驼大都是单峰的。它是沙漠地带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牧民称它为撒哈拉的“卡车”。它一昼夜能走40公里,载重200多公斤。它吃喝进大量食物和水后,在沙漠上可连续十天不吃不喝。一次,我们还看到一列驼队中,有一只骆驼背上搭起一个圆形小帐篷,宛如我国传统的花轿。阿尔及利亚朋友说,这是供老人或妇女、小孩乘坐的……
酷暑中的奇寒
撒哈拉干旱酷热。白天光秃秃的沙石上温度高达摄氏70度,鸡蛋和肉片放在太阳下曝晒一两个小时就烤熟了。我们的轿车有空调设备,可是一下车,顿觉热浪扑人,直象置身炉膛之中。为了免受强烈阳光曝晒,牧民们从头到脚穿戴得严严实实,身披长袍,头裹白色大围巾,只露出双眼。在撒哈拉城镇里,人们一般上午九时以后就停止露天作业,呆在屋里,直到傍晚太阳沉西,才又出来活动。
昼夜温差大,是撒哈拉气候的另一特点。由于沙石散热快,一到晚上,气温骤降,甚至会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即使盖上毛毯,也会感到寒冷难耐。
城市特色
加达亚、瓦格拉、多戈尔特……我们经过的好几座沙漠城市,周围都生长着许多枣椰树和其他灌木。城市里没有高层楼房,但都耸立着清真寺塔,那是最高的建筑。居民们住的都是平顶房,窗户既小又高,紧靠房顶,以防沙子灌进屋内。建筑物大部分为白色或黄色,显得别有风韵。而沙漠中的现代化旅馆则特色鲜明,有的象古城堡,有的象清真寺,圆柱式、平顶式或长廊式,带有浓重的阿拉伯民族色彩。旅馆内部布置讲究,特别是游泳池,在缺水的沙漠地带,很吸引人。经历了沙漠长途旅行的人住进这样的旅馆,自然感到赏心悦目,疲劳顿消。
油田奋战
游览车驶近哈西梅萨乌德时,天色已晚,星光闪烁。突然,在我们前进的方向,一团火光映红天际。这是哈西梅萨乌德石油基地的瓦斯在燃烧。撒哈拉地下天然气和石油储量丰富。据估计,石油储量至少有几十亿吨,天然气则更加丰富了。哈西梅萨乌德石油基地是阿尔及利亚在撒哈拉的主要油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史。
第二天,我们在哈西梅萨乌德石油基地参观一座钻井塔时,骤然狂风大作,风沙弥漫。从车窗外望,只见天昏地暗,沙浪犹如无数巨龙奔腾,整个撒哈拉都在咆哮。回头再看看那井塔,只见石油工人们仍在上面认真操作,泰然自若。正是他们,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国家换来了巨额的石油收入。对这些终年搏斗在风沙中的石油工人,人们怎能不产生敬意!
赤日如火,撒哈拉的气候确是酷热的。但是,在这儿,你能看到撒哈拉儿女对这片土地的一颗颗更加火热的心!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