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再论科技命名别用古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5
第8版()
专栏:论语说文

  再论科技命名别用古字
  郑林曦
 专家和群众果然不吝赐教,对拙作《科技命名最好别用古字》提了宝贵意见(参看12月4日第八版《信稿摘录》)。无论赞同不赞同,我都十分感谢,因为经过讨论,更能接近真理。
我提出科技命名最好别用古字,是因为这种字使现代通用汉字的数量增多,繁难加剧,不利于人民的学习和使用。这作为一个原则,已得到较多读者的赞同。至于“白鱀豚”是否改为“江白猪”什么的,不过是举一个较近的例子,以便说明问题。到底改不改,如何给这种珍稀水兽命名,动物学界去年3月以后就曾在《光明日报》的《科学与技术》专刊有所讨论。相信他们会重视群众意见,给这种中国独有的动物起个科学而又通俗的好名字的。
说到用古籍上查出的古字才能证明我国早已认识这种动物,令人激起民族自豪感,这种爱国心虽然令人钦敬,可是作为科技命名非用古字不可的理由,却不够充足。正如鲁迅所说:“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是先有“鱀”那个汉字字形呢?还是先有ji或baiji这样汉语的词根或词儿呢?如果我们运用音韵学查证出现代长江边上还说的baiji(白豯)、baijia(白豭,周开亚文调查写作“白夹”)、baijiangzhu(白江猪)的词根都是ji,其历史比《尔雅》用汉字“鱀”写定时还要早若干年,那我们不是更能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了这种珍稀动物,而且‘以形命名’与猪的古今语音连系起来了。这是任何“外国人”也比不了的。这不一样能激起民族自豪感吗?《尔雅》记写下这一名称,郭璞注明它是什么,功劳都很大。可是两千多年来,词汇和语音、字形变化很大。《尔雅》所记物名,现在已经有很多不那么说,不那么写了。我同意王树林同志的意见,“科技命名,要深入调查,倾听群众意见,最好采用已公认的名称,不采用古名,或生造新名。”
经过调查确定群众公认的名称后,用什么样的汉字写呢?我仍认为应当尽可能用简化汉字,不要复活古字造新字。那会给汉字的现代化造成无穷麻烦,给儿童学习增加困难。有几位用“鲸”非鱼而有“鱼”旁来证明“鱀”也应当带鱼旁。其实《汉书·扬雄传》就作“骑京鱼”,本无“鱼”旁。“京”原是大的意思。现代汉语如按通用的双音节名称写作“京鱼”,也可以不用“鱼”旁。因此,周开亚先生把“鱀”简化作“既”,是正确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现正修订中。修订后经过讨论,简化字还是要用的。“销声敛迹”之说,完全不符合事实。这类“汉字不简化了”的“风”,希望不要再乱吹了。对人民有益的事,谁也阻挡不住。汉字应用中该简化的(如“白既豚”),还是应当简化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