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童话创作的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6
第5版()
专栏:

  童话创作的兴起
  金近
本来,在儿童文学创作里,童话是很少有人去攻占、探索的一个冷门。揪出“四人帮”后,儿童文学创作逐渐恢复到繁荣的景象,特别是童话创作,作者和作品的数量都超过了五十年代的兴盛时期,从全国范围来看,其中有不少是比较成功的作品。如时代特点的鲜明性,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以及民族传统的继承,在有些作品里,比过去有一定程度的突破。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童话受极左思潮的冲击最厉害,越是受压制的东西,反抗性也越强;二是童话这形式最为孩子们所喜爱,好的童话不仅孩子们喜欢看,成年人也喜欢。在党中央提出解放思想的号召后,童话创作更显得活跃了。
上海《儿童时代》杂志在这时候发起童话征文,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将会进一步推动童话创作。从《儿童时代》上发表的一些征文来看,作者的名字是新的,表现手法也有一些是新的。可见得童话创作后继有人。这里必须提到的,就是科学童话也成为“热门”的东西了,在发表的征文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这个范围的。这次征文,童话,包括科学童话,题材面也涉及得比较广,有反映山区农村的,反映孩子们生活的,包括道德品质问题在内;也有介绍多种科学知识的,等等。
总之,在短短的四、五年里,童话创作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有的还只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正努力运用幻想和夸张这个形式,来反映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形成和加深自己所特有的风格,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看了这些征文,也觉得还有些不足之处,提出来作为一个参考意见。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作者,生活知识面还不够宽广,对童话故事缺乏细节描写,由此也影响到对读者的感染力。有时候,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拟人化了的动植物等人物也一样),需要有细腻的和特定的情节来烘托,只靠几根粗线条刻画一下是不够的。这就要靠作者平时观察生活的细致和深刻,对人物,对事物的矛盾求得更多的了解。丰富的想象力也是要从生活中去吸取的。再就是个借鉴和继承民族传统的问题,我们有些年轻的童话作家,他们还在幼儿园里或出世还不会认字的时候,就赶上“十年内乱”了,等他们能看课外书了,在那个大破“四旧”的年月里,也找不到一本童话书。因此,今天由他们自己来写童话了,尽管现在可以看到一些过去的重版童话书,和近年来的一些童话新作,但毕竟受到限制。前些日子,我在电视荧光屏上看到一次中学生智力竞赛,主持比赛的同志挂出一幅画来,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写的《木偶奇遇记》里匹诺曹的画像,问中学生这是哪本书里的人物?叫什么名字?回答是漠然的沉默,再问作者是谁?当然更回答不出了。我看了听了以后,很有感触。我想,这不能怪这些中学生,因为童话在我们国家里,至少有十年是销声匿迹了,连写童话的作家也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对童话不敢沾边,何况是他们这些没读过这书的读者呢。不管怎么说,文学创作上的借鉴和继承民族传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好好补上这一课,要多读古今中外的优秀童话,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创作技巧。还有就是加强审美观念,文学作品是离不开美的,在作品里,人物的形象、语言、环境,更重要的是思想感情,都要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童话更应该是这样,即使写丑的东西,也要相对地能引起对美的爱好,这也是我们童话作者要下苦功做到的一点。
在我国,童话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些,但极左思潮对童话产生一种不应有的歧视,并不是不存在了,这需要我们多了解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多探讨创作技巧,写出更为读者所喜爱的童话来,让我们的童话为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更好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