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有些商品为什么严重积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8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有些商品为什么严重积压?
最近,一些商业工作干部反映,在群众购买力大幅度增长、市场许多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有些商品相当严重的积压现象。据了解,到10月底,商业部库存的化纤布比去年同期增长50%,胶鞋和弹力袜的库存量也比较大。一度畅销的铝制品、搪瓷制品、服装、童车等,也开始出现销售不畅的情况。另一方面,群众需要的一些商品却买不到。如棉花丰收,群众买不到白布;弹力袜积压,畅销的薄型弹力袜、锦纶丝袜却供应不足;男表供过于求,女表很少……
这种种情况说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商品挑选性强了,要求也高了。记者最近参观了为各地商业批发单位订购明年上半年百货商品而召开的全国百货供货会。从各地带来的样品看,有相当数量的商品,仍然是老产品、老式样。如果不从生产上加以改进,那么明年新生产出来的一些产品,就可能出现新的积压,而市场需要的商品,仍然会发生脱销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货不对路、产品积压呢?有生产上的原因,也有流通环节的问题。在生产方面,一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了解得不够,一直按照多年来一贯采用的老办法组织生产;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工业部门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对于产品能否卖得出去,消费者是不是欢迎,考虑得很少。有时为了追求产值,甚至令商业部门收购那些明明卖不出去的产品,结果,从工业统计数字上看,似乎是完成了产值、利润计划,可是这些产品的产值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利润也没有真正实现,产品仍然积压在商业仓库里,使国家受到损失。
流通环节的问题是,有些商业部门不从当地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的实际出发,盲目采购,造成商品积压;有些商品的调剂工作做得不好,此地积压,彼地脱销;商业部门对市场和消费的变化也研究得不够,信息不灵、不准,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变化情况,帮助工业部门改进生产,并组织适销产品供应市场。
根据国家计划安排,明年消费品生产还将有较大的发展。广大消费者迫切希望,工业部门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生产更多更好的群众喜爱的轻工业品。希望商业部门根据市场需要,积极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新华社记者
邱原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