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记中国人民银行范县支行副行长卢铭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8
第3版()
专栏:通讯

  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
——记中国人民银行范县支行副行长卢铭勋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范县支行副行长、共产党员卢铭勋同志,今年61岁了。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正如同志们所说:“老卢象头‘老黄牛’,吃的不好,干的却不少。”
卢铭勋同志处处吃苦在前,严格要求自己。早起床、扫院子、挖厕所,是他多年的习惯。他用自己的钱买笤帚、铁锨、粪桶、镰刀等十几种劳动工具,作为公用。房子漏了,他爬上房顶自己修;井台坏了,他领几个同志自己补;家具放在院里风吹雨打容易坏,他发动大伙齐动手,盖了两间敞棚;院里几条土路,下雨泥泞难走,请人修路需工料费五百多元,他带领大家不花一分钱,用碎砖铺了四条路。会计用的大头针,被顾客扔在地上,他拾起来再用。有的同志对他说:“你守着大银行,何必这么小气。”他说:“票子是国家的,国家困难,花钱上啥时候也不能大手大脚。”
有一年,调来一个新行长,以联系工作为名,请了一次客,花去三十多元。他知道后,就找这个行长交换意见,说明情况,请客的几十元钱由几位正副行长兑钱“报销”了。
卢铭勋同志生活俭朴。他的一间住室兼办公室,陈设简陋:一个文件柜,一张桌,两把椅子和几个自己动手用树根做的木墩,一套土布被褥。他的穿着更节俭,一件背心穿几年,缝缝补补成了两层还要穿。
卢铭勋同志对自己的生活处处节俭,但对别人、对集体却满腔热忱,尽力支持。一次,他家所在的生产队买一部轧花车,缺50元钱,他知道后,如数送去。社员卢兆清家里生活有困难,他一次周济他15元。几年来调资评奖,他都明朗表态紧着别人,奖金老是要末等。他常说:“遇事要先想到群众,如果一事当前,为自己打算,那还算个啥党员。”有一年,银行招收干部,他的一个女儿参加了考试,考试成绩和身体都合格,可是名额有限,负责招收的同志准备录取他的女儿。他听说后,明确表示先录取别人,毅然放弃了女儿当干部的机会,把机会让给了别人。象这样先人后己的事是很多的。
卢铭勋同志每天起早贪黑忘我工作。为了对四化多作贡献,把自己从事金融工作三十余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传给青年一代,他从去年炎热的盛夏开始,花费了两个半月的业余时间,整理了103条、长达14,000余字的银行业务问答提纲。这个材料通俗易懂,知识全面。有理论,有实践,大家争相学习参阅。支行的同志谁都知道他在这两个多月里,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他白天处理正常工作,晚上整理材料。屋子小,天气热,蚊虫咬,汗浸透衣衫他都不顾,一个劲地翻阅资料,精心选编,头晕了就用冷水冲冲,疲倦了就到院里走走,没有电灯就燃起油灯,卢铭勋就是这样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实现了他的心愿。同志们说:“老卢真是大干四化的实干家,我们的好带头人。”
肖宗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