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我们死了连棺材都没有”——访问衰落的越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8
第7版()
专栏:连载

  “我们死了连棺材都没有”
  ——访问衰落的越南
梯茨亚诺·特尔察尼
  (四)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
“你喜欢越南姑娘吗?”不久前,一个河内开政府小轿车的司机问一个外国人。战争期间,河内没有卖淫的。现在,在河内,和一个姑娘睡一觉要20美元。
在南方,除了那些在特别“改造营”编篮筐的老妓女以外,这种卖淫的生意在街头与咖啡馆十分兴隆。
战争期间,北方没有乞丐。现在,他们在公园与佛塔上露宿。在西贡,夜幕降临,新的加上老的乞丐为了占用河岸上的水泥凳而争吵。和过去一样,现在有许多孩子行乞,有的专偷苏联人的钱。
今天的河内仍然象法国的一个殖民城市,西贡也依然是混乱的、现代的美国产物。今天的越南人照旧生活在过去的空虚的荚壳中。新的统治者竭力使人民忘记过去。
现在,1975年以前出版的书籍全部封存在图书馆的特别部门。西贡最大的书店只卖越南文书籍与俄文的各种专业书籍,法文的只有一本《勃列日涅夫传记》。
在岘港的一个博物馆前,一群少年把一个漂亮的、有雀斑的金发绿眼的男孩子推到我的面前。“我姓黄,今年11岁”。他稍微有些发窘,用粗劣的英语说。象他这样的孩子有几千个,都是美国兵留下来的混血儿。
一群这样的孩子在岘港码头的出口处来回悠荡。一艘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的俄国船正在卸水泥。孩子们用小塑料袋收集从破裂的袋子里漏出的一小堆、一小堆的水泥,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
五年前,党的第一书记黎笋曾经许愿:“我们将满足人民对电风扇、手表、收音机、电视机、缝纫机的需要。”今天,河内的中央商店一如既往,空空如也,货架上满布灰尘,售货员无精打彩,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
战争结束之后,新的掌权者在南方继承了一整套现代化的效率高的基本设施。由于缺乏资金与熟练的技能,他们不能利用这些设施,或者至少不能维持原有的水平。
比如在西贡以北的边和纺织厂,以前年产布3亿米,棉花从日本与台湾进口,由于缺乏原料,现在产量还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来自河内的干部命令在西贡周围大面积的土地上种植棉花,由于缺乏农药,去年棉苗全被害虫吃掉了。
在岘港的马耳他人以前用德国的资金建造了一座全国最现代化的外科医院,现在叫“C”医院,里面还是一堆废铁,显微镜没有镜片,冰箱没有空气压缩机,手术室没有空调设备。
战争期间以及此后,北越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大量的援助物资,可是并没有完全利用,管理不善与浪费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是瑞典政府赠送的拜邦造纸工厂。
这家工厂经过多年建设,在无限期推迟以后,今年终于开始生产了,可是原料得从瑞典进口。向造纸工厂提供木材的森林远在100公里以外,通向那儿的道路还没有修呢。
第一批纸生产出来以后马上就被偷掉一半,没有载重汽车把剩余部分运出来。在河内,一直买不到一本笔记簿。邮局发出的电报,都是用粗糙的褐色纸放在用旧报纸做的封袋内。
由于许多越南学校缺乏书籍,联合国国际儿童救济基金会提供了印课本的设备。越南人没法安装,因为缺少为印刷厂打基础的水泥。
波兰政府提供了一套生产水泥预制构件的工厂设备,但越南人拒绝波兰工程师的劝告,把工厂建在一个不合适的地段,结果这家工厂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里。
来自莫斯科的一个小组视察了海防港,目睹苏联援助的机械装备等物资(有一部分甚至是1 968年就运到了的)由于日晒雨淋都生了锈。于是,浪费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就成了苏联与越南的干部激烈争论的主题。
一些东欧国家赠送的小工厂成套设备都还没有安装开工,因为越南人不知道应该从那儿搞到必要的能源。河内今天还只能依靠过去法国人造的老电厂,随时都可能断电。
(秦祖镒摘译)(附图片)
  图为越南一老妇在街头乞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