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有感于“杂家”——读《编辑杂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8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有感于“杂家”
  ——读《编辑杂谈》
  林慧文
书刊出版工作是文化宣传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书刊编辑是战斗在这条战线上的主要队伍。现在,全国出版社的编辑有六七千人,全年出书两万多种。这支编辑队伍是怎样发展起来,他们又是怎样工作的呢?《编辑杂谈》(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是一本有关编辑生涯、编辑地位和编辑工作经验的综合文集,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本谈书刊编辑的书。
“编辑”这一行是为著译者作“嫁衣裳”的专门家——杂家。他是缺少不得的。“杂家必杂,杂中求专”,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编辑专家。我国出版事业开始之日,就有了这样的“杂家”。茅盾同志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杂志,译小说,写论文,审书稿。他具有广博的知识,又能取精用宏,探讨学问,杂中求专,是编辑工作者的典范。五四以后,伟大的革命文学家鲁迅,也以书刊编辑出版为战斗的有力武器,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编辑出版工作者。邹韬奋编刊物、办书店,为革命的出版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革命前辈的编辑经历证明,作为“杂家”的编辑工作,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是革命的文化事业不可少的。
编辑的甘苦得失,只有身历其中才能有深刻的感受。无论是老编辑的忆旧,或是学做新编辑的体会,都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编辑,首先是一个革命者,要振奋革命精神,对人民认真负责,为提高书刊质量付出一定的劳动。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广于交游,为广大读者和作者任劳任怨。要努力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掌握出版规律,做好组稿、审稿和编辑工作。这些年来,我们的编辑工作者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编辑杂谈》既是工作的总结,也有助于新编辑工作者的提高成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