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她有一颗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心——记深受顾客欢迎的营业员韩桂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9
第1版()
专栏:

她有一颗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心
——记深受顾客欢迎的营业员韩桂琴
大连长春路商店副食门市部肉组营业员韩桂琴,热心为买肉的顾客服务,把温暖和方便送到千家万户,深受广大顾客的赞扬。她做了好事,从不留下姓名。
韩桂琴今年24岁,是共青团员。1979年,她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副食品公司长春路副食门市部肉组当营业员。她有一颗真诚的心,热爱自己的工作。上班的第一天,有一位老大娘前来买肉。她见大娘听话困难,就把脸凑到窗口,嘴贴在大娘的耳边,亲昵地问:“大娘,你老要割多少肉,要瘦一点还是肥一点的?”老人两眼噙着泪花,好半天才说:“姑娘,俺耳聋眼花,讨人嫌,没想到遇到你这个好姑娘,不嫌俺这个老婆子脏,还贴俺脸说话。”
从这一天开始,她每天都是满面春风地迎接顾客。不论多么调皮的人,她都能耐心对待。有一次,一个男青年来买肉,口口声声要瘦的。小韩说,今天没有瘦肉了。他一瞪眼说:“哼!要是你亲爹老子来买肉,保管什么肉都有了!”小韩受到委屈,差点掉下泪来,但她没有顶撞,还是耐心地解释,并答应等来了瘦的给他留一块。长春路街道有位大嫂,动不动就和营业员大吵大闹,是最难侍候的人。一天,这位大嫂来买肉,小韩把肉摊在她面前,她要哪个地方就给割哪个地方。一连割了四块,她都摇头,直到给她割了第五块,才满意了。从此,她每次买肉都来找小韩,小韩给她什么样的肉,她就要什么样的,由最难侍候的人变成了好侍候的人。
韩桂琴还经常注意从顾客的言谈之中吸取有益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她还向一些老厨师请教,了解各地区不同顾客的生活习惯和口味,了解猪身上的各个部位都适合做什么菜。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根据顾客的口音,判断出他们是哪个地区的人,并根据他们的习惯、口味,推荐合适的猪肉,顾客非常满意。
一天傍晚,肉组来了些猪蹄。小韩见有个农村青年站在肉案前,便关心地问:“同志,你想买猪蹄吗?”那位青年人告诉她,他爱人在附近医院治病,正想吃猪蹄,可是没有地方煮。小韩对他说:“你买吧,我想办法给你煮。”下班后,她把这个男青年买的一斤猪蹄带回家,把毛拔得干干净净,煮好后连夜送到医院。从此,她又经常在晚上下班后抽时间深入大连医学院的病房,请一些外地患者预约要吃的肉食品。有的患者买的猪头、猪下水和猪肝没有地方做,她就带回家去,加上油盐酱醋和其它调料,做好用饭盒装好,送到病床前。
小韩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很快在街道居民中传扬开来。他们说,这位姑娘的服务态度,使人们感受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原来买卖是一个心眼儿。(据《辽宁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