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发展多种经营要知市场行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9
第2版()
专栏:

  发展多种经营要知市场行情
  罗重璋
流通领域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做到货畅其流,广开流通渠道是一面;另一面,社队注意克服盲目性,也是很重要的。我在湖北省荆州地区曾遇到一件有趣的事:荆州地区近几年来,黄、红麻发展很快,供销部门反映,黄、红麻目前国内外滞销,将要压缩收购。可是荆州地区各县仍把发展黄、红麻作为多种经营一个重要项目,对于黄、红麻滞销的情况一无所知。
这个事例说明,农村发展多种经营一定要产、销密切配合。多种经营产品跟粮、棉不一样,也有个“长线”与“短线”的问题。过去发展多种经营中有某些项目“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教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研究“长线”和“短线”这个问题。有的本来已经是“长线”,却还在放手发展;有的暂时是“短线”,但大家都在上了,你也跟着上,不久“短线”成为“长线”,出现积压,害得农民叫苦不迭。这样的事例在中药材生产方面是比较多的。象这个地区的钟祥县,1979年曾被地区有关部门定为麦冬生产基地,要求该县搞到年产100万斤。1980年收购了10万斤。今年这个县可产麦冬50万斤,因这个产品现在已成为“长线”,经多次交涉,有关部门只答应收购13万斤。
当然,有些多种经营产品滞销,与我们的流通渠道不够畅通也有关。有的产品,我们的供销和商业部门找不到销路,而个体商贩却找得到销路。这说明流通渠道有些方面需要进行改革。但生产者不顾市场行情,埋头生产,盲目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目前各地多种经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据我在荆州地区各县所了解到的,大家对于销路问题仍然考虑的很少,谈发展品种、产量,几年后产值翻番等,津津有味,至于销路问题,则好象是商业部门的事,与生产者无关。这种情况不改变,搞不好又会重蹈过去“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覆辙。
怎样把农村多种经营的产、销统一起来,据我同一些县和部门 的同志交谈,大家认为:首先,要求各级管多种经营的领导同志,特别是县一级的领导同志,要研究市场情况,搞点行情预测,不能只埋头抓生产。其次,商业供销部门要及时通报情况,协助搞好对多种经营发展项目的指导。同时,商业、供销部门也要进一步搞好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不能只等上级下达收购、调拨计划。荆州地委办公室的同志告诉我一件事:这个地区的领导机关为了指导社员经营好自留地,让财贸部门提个参考性意见,以发展哪些多种经营产品较好。财贸部门不敢提,因为他们也不是那么心中有数,怕提了后,产品无销路。可见加强市场情报工作,已成为指导多种经营发展的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