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写好自己的历史——读史随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9
第4版()
专栏:

  写好自己的历史
  ——读史随笔
  徐逊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杂录宋初五朝旧事,保存了不少正史没有记载的有价值的材料。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几则就使人颇有启发。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久又统一中国,建立宋王朝,接着杯酒释兵权,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同时也滋长了骄气。所以,他当皇帝的初期颇好游猎、燕饮、嬉戏。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卷一)
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帝王言行是我国古代独特的传统。商周时代已有史官记事,春秋时有外史、左史、内史等,“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帝王的言行,随时有史官记录,有的朝代还规定帝王不能阅读。
宋太祖因弹雀而轻国事,从封建道德来说是个过错,况且又为此打落臣下两颗牙齿。封建社会里当然不可能有臣下告君王状的事,但是史官却可“秉笔直书”。赵匡胤对这一点倒是有所顾忌。他怕在历史上留下恶名,因而改恶从善。这从司马光记载的另一件事可以得到证实。一天,早朝后,宋太祖闷坐不乐。太监问他为了什么?他说,你以为当皇帝那么容易吗?我因为图一时痛快,早上下诏处理一事,办错了。宋太祖所以不痛快,是怕史官把他的过失记载下来。
封建社会里,君主的权力是无限的;真正秉笔直书的史官也是不多见的。但是,一些有作为的帝王,还懂得检点自己的言行,采纳臣下正确的意见。同时,还有史官“秉笔直书”的监督,使他们不得不有所忌惮。
社会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主张社会主义民主,封建思想残余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另一方面,历史上某些封建帝王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的高级干部学习的,总不能使我们的制度和作风连他们也不如吧。
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不会有人随时记载我们的言论行动,但是,千万不能忘记:我们也在写历史。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写自己的历史,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自己的历史。我们的历史是光荣的还是阴暗的,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每个人都得经受考验。历史是铁面无私的审判官。读了司马光的这两则纪事,我们难道不能深有所感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