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青年农民王桂香的愿望实现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9
第5版()
专栏:书信往来

青年农民王桂香的愿望实现了
王桂香第一次来信编辑同志:
我高中毕业两年多了,一直没有离开农村。村里有些人说:
“高中生干农业真没出息。喝了十年墨水,还不是照样拿锄头!”不管别人怎样讽刺挖苦,都没有使我失去干农业的信心。我想:学到的知识决不会没有用处,即使现在还得不到应用,那也是暂时的。但事情并不象我天真的想象那样。
有一次,生产队造肥,原料是草木灰和人尿、牛屎相混合。我说:人粪尿不能与草木灰混合,否则要损失肥效的。我刚想讲点化学道理,他们就开了腔:“高中生懂个啥!谁家的草木灰不倒在圈坑里,沤得又黑又臭,谁看了不说是好肥料?”我,一个女孩子,面对那么多人,怎能讲通?只好弄个大红脸。
今年,实行生产责任制,社员们都想多打些粮食,因此,不管什么化肥硬往地里施,结果,有些化肥混施后起了反作用。有一家种小麦时,把麦种跟化肥对半拌在一起种了下去,麦苗被烧死了很多。他们以为施肥越多越好,不懂得合理施肥。我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没有专门学习农业技术,只好从《农业知识》一类书中搜集有关的知识,把它们抄、剪下来,集在一起,但满足不了种地的需要。现在,我整日想掌握一点农业技术,给全村男女老少辅导一下,学会科学种田,那该多好啊!
我迫切需要学到农业技术,那怕是先买到一套有关书籍也行。编辑同志,我恳求你们为我和象我一样的无数青年指指路子,让我们为四化建设共同出力吧!
山东昌乐县阿陀公社西王大队 王桂香
10月29日
本报群众工作部给王桂香的复信王桂香同志:
看了你的来信,我们感到高兴:为你高中毕业后立志务农的精神高兴,为你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农业生产实践高兴,为你乐意帮助群众搞科学种田高兴。农业战线就需要象你这样的知识青年。
在生活、生产中,你遇到了一些困难,有时甚至被“弄个大红脸”。其实,不仅是你,在前进的道路上,许多人也同样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今天,有党的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困难最后总是要在不怕困难的人面前低头的,关键是要勇于与困难作斗争。我们想,你除了自己努力外,还应该经常向大队干部和公社领导反映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想法,以求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至于某些人说了一些不正确的话,你不必过多计较。一次说服不了,可以两次,甚至三次、四次。如果你能以实际效果、用生动的事实向群众作宣传;再讲究点方式方法,把书本上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社员听,相信社员是会接受的。试想,社员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谁不愿意少花些工本,多打些粮食呢?
你希望多掌握一点农业技术,也希望买到一些农业科学书籍,你的要求是好的。你可到新华书店去看看,或者再到农业局和农技站问问,如果没有你要的书,可以请他们设法代购。你想掌握农业技术,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应虚心地向你的父母、长辈,尤其是向老农和农技人员学习。
我们已将你的情况函告你们县委,请他们帮助你。你有什么意见或想法,可来信告诉我们。祝你进步!
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11月6日
本报群众工作部给昌乐县委的信中共昌乐县委负责同志:
你县王桂香同志给本报来信说,她高中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有志改变当地一些社员不注重科学种田的状况。为此,她迫切希望学到农业技术知识,买到有关书籍。我们给她写了一封信,希望她向社、队干部反映这个要求,建议她到新华书店和县农业局或农技站去买有关书籍,并向农技人员求教有关农业知识。
一个青年农民主动找上门来,我们相信,你们是会热烈欢迎的。如果可能的话,可否请县里有关部门尽快主动地把农民需要的书籍及科学种田知识送到社、队去,送到农民家里去呢?现将她的来信转去,请将你们的处理情况告诉我们。此致敬礼!
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11月3日
王桂香第二次来信编辑同志:
我在11月11日收到你们的回信。我反复地读了几遍,感到异常激动。我想,你们一天不知要收到多少封人民来信,但在百忙中,你们却及时地回信,还指点我要向农民学习,让我向公社和大队干部求助。这对我是极大的关怀和鼓励。
你们在信中说请我们县委帮助我。告诉你们,11月14日,县委果然派科委白主任和县委宣传部的老秦同志在公社滕书记的陪同下,来到我家,给我带来了许多科技书籍。真没想到,上级对我这般重视。
白主任告诉我:“《人民日报》接到你的信三天后,县委就收到了报社给县委的信。县委同志看后都为你高兴,就派我们给你送书来了。”我双手接过书,心立刻怦怦地跳了起来,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们青年人多么幸福啊!要买几本书,县委领导人亲自送到家中。白主任问我:“你当时为什么要给《人民日报》去信呢?”我说:“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农民迫切需要技术指导》的文章,又联想到本队社员因不懂科学知识,在种小麦时竟把麦种与化肥对半掺合在一起撒到地里,因而烧死麦苗的事,就写了那封信。”白主任又说:“现在有些青年人只追求吃穿,你为什么想学习农业技术?”我回答:“因为我是农民的孩子,就要为农民着想。我上了十年学,如果去干临时工挣几块钱,那我学到的知识还有什么用处?有的人说:高中生干农业,真是白喝了十年墨水。我不同意这一看法,因此,下定决心,宁愿少穿几件新衣服,也要买书,好好学习农业技术,搞好科学种田,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我一定要争这口气。”临走时,白主任和滕书记还再三鼓励我,要我好好学习。我们还一起合了影。
从现在起,我要努力阅读这些书本,虚心向老农学习,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话,利用黑板报、社员讲座等形式,根据季节,向社员宣传科学种田的知识。我一定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同志,请你们放心。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如果碰到什么困难,一定请求县委、公社党委以及大队支部的帮助,尽量少麻烦你们,因为你们太忙了。
此致敬礼!
                    王桂香11月14日
昌乐县委的来信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
收到你们11月3日来信和随信转来的我县阿陀公社西王大队回乡女知识青年王桂香给你们的信后,我们立即研究处理。我们认为,王桂香同志的这封信很好,应该满足她的要求。于是,在11月14日,责成县科委副主任白昭卓、阿陀公社党委副书记滕云祥同志,将8册有关农业科学知识方面的书籍,亲自送到王桂香同志家中,对她这种精神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勉励她好好学习,认真实践,努力做一个有志的好青年。他们还同西王大队党支部商量,今后要多给王桂香同志提供一些方便,例如,根据农时季节不同,农作物用水用肥的不同,不断地举办一些小型讲座,让王桂香给大伙讲一讲,以满足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对科学种田的需求。
最后,我们对贵报能在百忙之中认真热情地处理这样一封普通的来信,及时关心和鼓励一个高中毕业后立志务农的青年农民的做法,深表谢意!王的来信对广大青年亦有教育意义,如可能,我们建议公开发表。此致敬礼!
中共山东省昌乐县委员会 11月16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