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以色列为什么选择现在吞并戈兰高地 依靠同美国战略合作企图分裂阿拉伯国家和中断戴维营进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19
第6版()
专栏:

  以色列为什么选择现在吞并戈兰高地
  依靠同美国战略合作企图分裂阿拉伯国家和中断戴维营进程
本报开罗12月18日专电 记者邢象超报道:以色列议会悍然通过法案,决定将以色列法律实施于戈兰高地,公然吞并叙利亚1,600多平方公里领土。这一新的扩张行径再次加剧了中东的紧张局势,引起阿拉伯世界,以及全世界的强烈反对。
贝京当局这一扩张行径是预谋已久的。贝京8月初重新上台时便发表了以色列政府外交基本原则11条。这个集以色列侵略扩张活动大成的外交文件的最后一条写道:“以色列绝不放弃戈兰高地,不撤除那里的任何移民点。政府将决定在戈兰高地行使国家法律和行政管理的适当时间。” 显然,吞并戈兰高地,早已是贝京本届政府的既定方针。
贝京认为,现在是他实现这一“原则”的“适当时间”了。11月底,美国同以色列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以色列作为“美国中东战略主要支柱”的地位在双方正式外交文件中得到了美国的确认。这无疑是以色列从美国手中得到的一张极为重要的政治保单。这使贝京更加有恃无恐。贝京的另一只眼睛盯住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苏联目前正一方面受到波兰局势的牵制,一方面又正在同美国进行战区核武器谈判,不可能作出什么实质性反应。西方报刊分析,苏联尽管口头上声称以色列要对“危险后果”承担责任,但除了有可能向叙利亚提供有限军火供应以外,却不会采取什么“有效行动”。
贝京此时采取并吞戈兰高地的行动,还在于进一步加深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使沙特的八点方案归于失败。非斯会议虽然暂时休会,但沙特方案仍然是阿拉伯国家正在普遍酝酿、并将在下次首脑会议上重新提出讨论的方案。贝京当局企图用吞并戈兰高地“给叙利亚一个无法还击的凌辱”,使阿拉伯国家在对沙特方案的讨论中产生更大的分歧意见。西方舆论指出:吞并戈兰高地一举“大大地缩小了”阿拉伯国家的活动余地,“法赫德计划也因而失去了一切可信性”。同时,美国官员也估计,以色列此举“很可能是想趁以色列军队还驻扎在西奈半岛的时候结束戴维营和平进程”。如果埃及做出非常规反应的话,“那可能正中以色列的下怀”。
贝京当局正在戈兰高地集结军队。有关黎巴嫩和叙以前线局势紧张的消息纷纷传来。以色列究竟打算再走多远,此间人士正予以密切注意。(附图片)
  贝京的腰杆越来越硬
方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