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一心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市长——记阜新市市长林声抓城市建设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0
第1版()
专栏:

  一心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市长
  ——记阜新市市长林声抓城市建设的事迹
辽宁省阜新市领导亲自带头,狠抓城市建设工作,发动群众,一年办了14件好事,初步改变了市容,振奋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他们说:“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在为群众办好事中,市长林声带了个好头。这里记录的就是林声抓城市建设的事迹。
祖国东北的“煤电之城”——辽宁省阜新市,过去建设条件较差,向有“阜新屯”的绰号。外来人说阜新有“四大怪”——“下火车百米赛(因乘汽车难,要赶紧跑),煤泥堆连成片,垃圾多厕所坏,小棚小房到处盖。”可是现在,“阜新屯”的形象变了——50米宽的站前大街笔直平坦;新增加的环路汽车绕行全城;煤泥、垃圾得到清理;影响观瞻的违章建筑物已经拆除;利用阜新发电厂的余热水为万户居民取暖的热力管网已投入使用;沟通城市南北的人民便桥竣工通车;供群众休息散步的漂亮的街心花园已经落成……。
阜新人称赞一年来市政府为人民办了这样多大事,称赞市长林声是“一心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市长”。
五十岁的林声是去年8月阜新市人民政府成立时被市人民代表选为市长的。林声从人民代表的提案中听到了人民的呼声。这些提案,有300多条都是有关城市建设工作的。他在就任时说:“煤电工人对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应该让他们生活得舒适些。我在职三年内,每年要为群众办几件事。”
为了解决煤泥堆、垃圾山,林声踏遍大街小巷,发动群众;为了解决职工“乘车难”,他在早晚客流高峰时间与群众一起挤汽车……情况摸清楚了,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林声说,我们现在还不富裕,但是打扫卫生,并不需要多少钱,关键是要大家动手干。在他的提议下,今年春季全市开始治理街路,整顿市容。林声自告奋勇包治难度大的“爱国街”,用到现场就地落实任务的办法,五天时间,就清除了大量残土和砖瓦石块,拆除了影响市容的小棚小房,使“爱国街”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现场会在这里一开,市和各委、办的领导干部,也都争着包治街道。他们依靠群众,使全市21条大街很快得到了治理。
阜新市解放广场旁边,原来是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当市政建设部门研究如何利用这块地方的时候,林声说:“我们不但要关心群众的住房,还要想到他们的娱乐。我主张在这里建一座街心花园。”
建花园,市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林声发动群众“大家抬”。他提出各级干部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在劳动中,他身先士卒,挥锨扬镐。大家齐动手,植树1,390株,铺装人行道板1,400平方米,卵石路面2,700平方米,安装各种座椅100套。林声又发动几个单位的职工利用边角余料搞建筑物。他风趣地说:“你们为人民办好事,建筑物上镶上单位的名字,让你们流芳千古!” 经过大家努力,公园里很快出现了几个美观大方的游乐建筑:在儿童戏水雕塑喷泉池旁,自来水公司建起的“望泉亭”别具一格;发电厂与房产局在喷泉两侧建起的花木棚架相互对应,上书两幅大红对联更是醒目:“金曦透日丽,玉波映月新”;“彩虹从地起,雨露自天来”。这座25,000平方米的街心花园,现在已经成了人们休息娱乐的乐园。
阜新发电厂是一个年产45亿度电的大发电厂。过去,这个厂的大量热源白白跑掉了,同时还严重地污染了城市。林声就任市长后,经过同市委其他领导同志调查研究,向国家提出了建设热力管网工程的申请报告,得到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这项工程9月初开始动工。当时有人担心:910万元的大工程,距取暖期只有两个半月时间,很多锅炉没有买煤,万一延误了工期,群众挨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林声说:“根据我们的技术力量和全市人民的积极性,来个背水一战,保证按期送暖!”
“大家事情大家办,人民城市人民建”,林声提出的这个口号,现在已经深入人心。阜新人从以往的事实中看到这位市长“言必信,行必果”,精神大振,从机关干部到青年学生,从驻军指战员到家庭妇女,都投入了挖土方、回填土的劳动,参加义务劳动的达10万人次,127个单位。200多台电焊机同时作业,阜新连日成了“不夜城”。总长112华里的管道线,被分成几段,每位市的领导干部各负责一段。在那紧张战斗的日日夜夜,林声坐阵指挥,攻克了道道难关。全市人民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按期拿下了这一工程,暖流及时送入了千家万户。有56万平方米、160多个单位、5万居民受益,一个冬天可节煤5万吨,135个烟囱不再吞云吐雾污染环境了。群众高兴地说:这是阜新市建国以来最大的福利建设项目,今年是阜新市领导干部为人民干事情最多的一年。
新华社记者 李新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