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南充地区干部群众抗洪救灾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0
第2版()
专栏:通讯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
——南充地区干部群众抗洪救灾纪事
  罗国兴
当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的利益同时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候,我们的广大群众,作出了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答卷!他们象一颗颗耀眼的星星,汇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浩瀚银河;他们象一个个优美的音符,谱成了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壮丽颂歌!
1981年7月12日至15日,恶风狂啸,骤雨狂泼。纵贯四川南充地区八县一市的嘉陵江一下陡涨近20米。几百里江面惊涛裂岸,洪流狂奔,凶恶地扑向工厂、农村、机关、学校……无情地吞噬着人民的财产和劳动的果实……
一场百年未遇的灾难降临川北大地——全区有486个公社、25,8 25个生产队沦入汪洋;沿江两岸有41.2万多户人家、180多万群众遭到不幸,300多个工厂机器停转,2,000多所学校被淹……
亲爱的读者,您一定很想知道,在这样的时刻,这里的各级领导干部,这里的党团员和这里的广大群众,他们都是怎样投入这场斗争的吧,朋友们,下面我就把当时一些感人的事迹捧献到您的面前。
一切为了人民
7月13日下午,嘉陵江下游距蓬安县城不远的一座江边中坝被洪水围困,居住在坝上的386户、1,724名社员,顿时紧张起来。预报上游洪峰将于次日上午到达,若不及时转移,中坝一旦被淹,群众的生命财产就很危险。县上在家主持工作的副县长陈永高,迅速组织了一批抢险人员,准备渡江前往。可是横穿江心激流必须有足够马力的机动船只,而县城码头却仅有几条人工木船……
天,黑了。到了深夜两点,船的问题仍无着落。
2点15分,有人报告:黄昏时曾有一艘邻县的货轮停靠过码头,眼下不知漂泊何处。陈永高根据经验判断:遇到恶劣天气,大型船只都要寻找避风的河湾下锚,县城上游正有好几处宜于船只停泊的地方。于是,他与副县长胡志章、工交局长毛学文等,立即沿江去寻船。
江边的道路已全被洪水淹没,天又黑,路又滑,他们吃力地摸索着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苦跋涉,终于寻到货轮了,大家欣喜若狂,马上返回县城,连夜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准备,于凌晨5点驾船直驶中坝。
他们上岸之后,踩着齐腰深的泥水,一趟趟扶老携幼、赶猪牵牛、抬物扛粮,渡了一船又一船。当货轮最后一趟驶回岸边的时候,整个中坝全部没入了滚滚波涛……
岸边,脱险的群众团团围住参加抢险的干部,一张张朴实的脸上充满感激之情,老人眼含热泪,拉住县长、局长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全地区有很多象陈永高、毛学文这样的干部、党员,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险,就战斗在哪里,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一切为了人民!
已是深夜3点了,在通往南部县城的山间公路上,两个中年人正气喘吁吁地奔跑不停。他俩就是南部县委书记文明富和副书记袁天锡。原来,7月13日下午,他们赴成都开会刚拢南充市,听说洪峰已到南部,顿时心如火燎,马上驱车返县。可是行至途中,一座石桥被淹,汽车无法通过,他俩立即脱去衣裤,涉水过桥,连夜步行70余里,赶回县城,投入抗洪抢险斗争。
在南充县新民区,区委书记何朝寿因患肠炎腹泻,高烧不止,一得知河水陡涨的消息,马上翻身起床,迈着踉跄的步子,带领干部冒雨直奔河边,登上抢险货轮,驶往江心中坝。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将坝上的1,500名社员、600多头猪牛,18,000多斤粮食,全部转移出来,而他自己却在回归的路上昏倒在泥泞之中……
暴雨仍在猛泼,洪峰全速推进——冲苍溪、荡阆中、掠南部、劫蓬安之后,7月14日下午4时直扑川北重镇——南充市。
一座座工厂、一个个学校、郊区社队都在告急!人们奔涌在大街小巷,竭尽全力地抢救着水中的妇幼老弱和国家的物资财产……
此刻,在靠城南的地委机关大院里,所有办公大楼和职工宿舍统统敞开了门窗。一座旧式办公大楼底层的几间屋子里一片紧张,地委、行署的领导同志忙个不停:有的穿着汗湿的背心,高挽着带泥的裤管,在没膝的浊水中奔来跑去,热情关照着一批批涌进大楼的老少乡亲;有的急切地用电话询问各地的水情,下达着抢险救灾的命令;有的不顾危险,跳上橡皮船划向远处呼救的人群……
当时住在地委院内的社员群众亲眼看到:在洪水围困南充的两天两夜里,地委和行署的领导同志,谁也没安静地歇息一会,谁也没吃顿象样的饭。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同志,年近花甲、体力不济,有的正病痛在身。然而在这紧要的时刻,他们却迸发出令人惊叹的顽强战斗精神。午夜,当地委、行署的领导同志握着手电,划舟驶向险区观察水情、抢救灾民的时候,住在宣传部楼上的一位80多岁的农民,赶紧摇醒了脚下熟睡的孩子们,扑向楼边窗口,抹着眼泪激动地说:“看看呀,这就是新社会的好处,这就是共产党的‘官’……”
是啊,这位老农怎能不动情呢?四十年前,一次微不足道的水灾,他们那个360多人的村子里,一夜之间,就有218人葬身鱼腹。而在眼下这场特大洪灾中,南充市竟无一人淹死。更叫他刻骨铭心的是,当年水泛时,他好不容易挣扎着爬上了保长家装运牲口的一条木船,却被狗腿子们劈头一篙竿打入水中……。而这次,水刚进屋,就被一位干部背上了地委的高楼,受到亲人般的照料。抚今追昔,他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人墙,在浪中崛起
地区石油公司双女寺油库,位于南充市上游的嘉陵江边。库里存放着4,500吨成油,29,000只铁桶,9个容量共2,900立方米的大型油罐和大批电器设备、化验器材、建房木料等价值近400万元的国家财产,是全区规模最大的一座油库。
洪水袭来,大批物资财产急需转移,可是位于城郊西山坡的唯一的一个车辆加油站的通路已被洪水切断,市内1,700多台抢险汽车陷入“饥饿”状态。石油公司的领导、群众迅速组成了两支队伍,一是由公司3名主要领导带着大部分工人全力抢救库内物资;二是选择地势较高的燕儿窝油库给市内单车直接加油,并简化手续,指派专人扎在现场突击供发。供油问题解决了。然而这时洪水吞没了低处的存油设施,直向第三高台逼来。职工们加快速度抢救库内物资。一台台电机、油泵拆迁到了高处;各种仪器和重要物品转移到了高处;7,200多桶成油被层层叠叠地摞了起来;14,000多只空桶被铁丝、篾绳紧紧地拴在一起,并压上了几十根沉重的石条。这么多的机件、设备,这么多的物资、油桶,一般情况下,就是百来个劳力上阵转移,也非用天数计算不可,而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竟被60多名干部职工几个小时干完了。
入夜,洪峰到达,油泵房被淹、机修车间被淹,职工宿舍被淹,生活区所有平房统统被淹。家具、木料你挤我碰纷纷荡出室外,数千只来不及捆绑、漂浮水中的铁桶到处胡闯乱撞。在这节骨眼上,库内所有电灯、探照灯一齐熄灭,电话线路也中断了,全库一片漆黑。
“电线击断,大家小心!”随着一声呼喊,电工伍军、罗绍成先后跳入水中,摸黑游向电闸,很快接好了电灯电话线路。
“轰!”不远处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库房西面一段长达20多米的砖石围墙在浪涛的冲击下崩塌了。拦截油桶的天然屏障被突破,随浪翻滚的各种漂浮物直奔缺口而去。如果墙内的木材、铁桶、尤其是浮力很大的几千桶汽油漂进激流,不仅直接威胁着横贯南北的交通动脉——嘉陵江大桥的安全,而且浮入市区的话,遇到火触就会爆炸、燃烧,后果不堪设想。此时此刻,如何立即堵住围墙缺口,控制油桶和木料外流,迫在眉睫。
“同志们,这边来呀!”喊声刚罢,公司的3名经理奋身跳入齐胸的水中。所有职工紧跟着跳了下去。他们手挽手,肩并肩,在激浪中筑起了一道人墙,死死挡住缺口……
厕所里的粪便随水漫过来了,恶臭溢散在人们周围,这堵人墙没有颤栗;逐波浮荡的各种废油钻进人们身上的伤口,引起针扎刀割般疼痛,这堵墙没有垮塌;东翻西滚的铁桶、木料不断擦破和撞击着人们的肌骨,这堵墙始终巍然不动!
4个小时过去了,洪水终于减弱它那嚣张的势头,开始败退,一夜里吵闹不休的铁桶也似乎精疲力竭,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时而发出沉闷的“呻吟”……
仪器保住了,木料保住了,4,500吨成油保住了,29,000只油桶保住了!
此刻,黎明已经来临,当一抹瑰丽的晨曦洒入江边油库的时候,六十四张油污尽染的脸膛一齐露出了胜利者无比自豪的欢笑!
武胜县中心区供销社退休职工赵银清、五十六岁,家住嘉陵江畔南溪公社一大队。7月14日中午,洪峰扑向南溪,赵银清家里水齐窗台,他老伴是大队党支部书记,正在别队指挥抢险、三个儿子两个参军一个在外工作,此时只有他一人在家,手忙脚乱地收捡着泡在水中的衣物。这时,忽听远处人声嘈杂,爬到屋后坡上一看,原来是队里来不及转移的部分群众和公社供销社抢运物资的部分职工被洪水包围在一座院子里,进退两难。他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回转身把门窗“叭”地一锁,迅速推出准备搬家使用的一只舢板划向险区。可惜,船儿太小,每次最多只能运送两人,他小心地掌握着船体的平衡,紧握篙竿稳重地向前划行。一回、两回、二十回、四十回、八十回,直到干部群众安全脱险,供销社的一批贵重物资完好无损。老赵搏风击浪,从死亡线上救出了148条性命;拚死拚活保住了集体和群众的200多件财产和物资。他累得精疲力尽了,可是听见邻队社员呼救,他站起来踩到船上,借着朦胧的月光,又划着小船一次次去抢救。几天后,当邻队被救的干部群众,前来向他表示酬谢的时候,他恳切而又生气地说:“唉呀!这样做不就见外了吗?我熟悉水性,帮帮大家有啥子不该嘛!”
象赵银清这样具有忘我精神的人物还有不少。
7月14日下午2时。地区林业局广元木材转运站的一挂木筏突然挣断纤索,漂离江岸。工人刘承礼操起篙竿狠劲一撑,顺势纵到筏上,双手死抱住粗大的后舵舵把。他只有一个念头:人在筏在!他左扳右拐,拚死控制着后舵,一次次避过了漩流和暗礁。与狂涛激浪顽强搏斗四个多小时,漂流180多里,终于为国家保住了价值2万余元,集材90多立方米的优质木料。
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过去了。今天,南充出现了更为壮观的场面:人民在重建家园,誓夺抗灾自救的新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