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中土人民一家亲——北京杂技团访问土耳其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0
第6版()
专栏:

  中土人民一家亲
  ——北京杂技团访问土耳其侧记
应土耳其国际演出公司的邀请,北京杂技团最近在土耳其梅尔辛、阿达纳、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四大城市进行了友好访问,演出47 场。在47个日日夜夜中,中国杂技演员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土两国人民亲如一家的情谊。
梅尔辛位于地中海沿岸,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滨海城市。作为到该市访问演出的第一个外国文艺代表团,北京杂技团在这里受到热烈欢迎。抵达的当天晚上,土耳其国际演出公司为全团举行晚宴,梅尔辛省长兼市长、军区司令、公安局长等近百人出席。席间宾主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沉浸在友谊的欢乐中。
在阿达纳访问演出时,正赶上土耳其人民过古尔邦节。许多土耳其朋友,特别是小孩子,将糖果、瓜子塞到中国演员的手里。令人感动的是,在梅尔辛剧场工作的小青年巴依朗远道赶去看望中国朋友,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依依惜别,返回梅尔辛。
在安卡拉演出开始了。当报幕员代表北京人民向安卡拉人民致意时,台下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安卡拉省长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时,他深情地说:“演出精采极了,谁不来看看可太遗憾了。我代表安卡拉人民向北京人民致意。”
满载安卡拉市人民对北京市人民的情谊和问候,北京杂技团来到了地跨亚、欧两洲的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演出前,热情的主人首先安排中国艺术家们参观了伊斯坦布尔市的故宫博物馆。在瓷器馆里陈列的中国古瓷器有上千件。土耳其朋友介绍说,这些古瓷有的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馈赠的,有的是土耳其商人贩来的。珍宝馆里有一件用珍珠玛瑙镶成的盆景,是“汾阳王”赠送给土耳其苏丹王的。中国艺术家们在这些凝结着中土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艺术珍品前合影留念。
北京杂技团在伊斯坦布尔演出了27场,场场座无虚席。一天,一位八十三岁的老太太前来观看演出,当团长和翻译上前问候时,这位老人立即掏出纸笔,写了自己的住址,恳切地邀请中国朋友到她家作客,并一再叮咛:“你们一定要来,不然我会责怪你们的。”
从梅尔辛到伊斯坦布尔,从剧场到街道,中国杂技演员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一天,在旅途中休息时,几位小演员走进一家商店。当店主人知道他们是来自北京时,立即将一盒土耳其软糖送给他们,并说:“这是我对你们的一点心意,你们一定要吃”。中国演员走在大街上,经常有笑容满面的土耳其朋友走上前去握手。攀谈时,他们开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我们是亲戚,我们的祖先来自中亚。”
为了表达对土耳其人民的情谊,年轻的中国演员们不辞辛苦,每场演出都严肃认真,广大观众非常喜欢精采的口技节目,口技演员牛玉亮在扁桃腺发炎的情况下坚持演出;年仅十三岁的小演员魏红为了让更多观众欣赏到她的节目,从未歇过场;车技演员陈仲辉一连几日发高烧还照样上场演出。一些了解情况的土耳其朋友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安卡拉—北京万里远,中土人民一家亲”,这是北京杂技团一位演员在土耳其访问演出时写下的诗句,也是该团全体成员共同的感受。
·王贵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