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坚持“教育、挽救、改造”的方针 全国劳动教养工作取得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1
第3版()
专栏:

坚持“教育、挽救、改造”的方针
全国劳动教养工作取得成绩
本报讯 记者晓渡、吴恒权,通讯员孙民强报道:自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彭冲同志分别察看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劳教所和北京市团河农场,提出劳教工作干警要象父母对待患了传染病的孩子、医生对待病人、老师对待学生那样,满腔热情地教育、挽救失足青年以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对劳教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激发了广大劳教干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鼓舞了失足青年弃旧图新的决心。近三个月来,全国大多数劳教场所,在实现文明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10月以来,北京、上海、江苏、河北、宁夏、西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政领导同志,人大代表以及部分政协委员先后到当地劳教场所察看,向劳教干警宣讲劳教工作的“教育、挽救、改造”方针,鼓励失足青年认真接受改造,作四化建设的有用之材。有的领导同志在察看中,还对劳教场所存在的住房拥挤、食堂小、没有浴池、缺少生产门路和产品没有销路等具体问题,商讨了解决措施,并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的负责人,工矿企业、学校的领导,以及作家、戏剧家、画家、音乐工作者等社会知名人士,不断到劳教场所参观访问,看望失足青年。有的同志,向失足青年作时事政策报告,进行法制、人生观、道德品质教育;有的工厂,向失足青年送去劳保用品;有的共青团组织,向失足青年赠送书籍和文体用品;有的剧院、剧团,到劳教场所演出《救救她》、《失足青年学雷锋》等文艺节目。美籍华人、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曾到北京天堂河农场勉励失足青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珍惜青春大好时光,学文化、学科学;不少劳教人员的父母亲属也配合劳教单位做好规劝工作。
党的关怀,社会各方面对劳教人员伸出挽救之手,温暖了失足青年受伤的心灵。很多劳教人员立志做新人、好人。山东、湖北、辽宁、安徽等地劳教所的一些劳教人员提出:我们要象儿女尊敬父母、病人尊敬医生、学生尊敬老师那样,尊敬干部。辽宁省一个劳教人员悲观失望。从广播中听到彭真、彭冲同志察看劳教场所的消息后,思想有了转变。他说:“我看到了希望,再不自暴自弃了。”在党的政策感召下,有的劳教人员,交代了原来隐瞒的罪行,有的主动揭发了其他罪犯的犯罪活动,为公安机关破获一些案件提供了线索和罪证。根据劳教人员的进步和立功表现,近两个月来,许多劳教场所先后召开了宽严大会,宣布一批人缩短劳教期或提前解除劳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