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生产责任制给农村教育带来新气象——安徽滁县地区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2
第3版()
专栏:

生产责任制给农村教育带来新气象
——安徽滁县地区的调查
安徽省滁县地区广大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对普及教育工作有利还是不利?我们在省里听到一些议论。有的认为,实行联产责任制后,经济上去了,教育下来了。理由是:社员劳力紧张,学生流动性大,学额不能保证;民办教师报酬不能落实,教师忙于参加劳动,教学质量下降;农民忙于“发家”,不真心办学了。通过调查证明,实行生产责任制,给农村教育普及工作创造了不少有利条件,带来了新的气象。
我们跑了凤阳、全椒、滁县、天长、来安5个县,很多公社的干部说:“教育的发展要有物质基础。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改善了,为普及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过去许多家长、学生、教师生活不安定,忙于张罗粮食,怎样能办教育?现在这种情况开始扭转了。”如凤阳县,过去由于生产落后,农民生活贫困,许多学校是“秋天办,冬天垮,明年再重来”,教育怎能办得好!这两年情况变了,1980年,全县向国家交售粮食1.1亿多斤,家家有余粮,不愁吃,不愁用。这也就给办好教育事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一是社员对科学文化要求大大提高了。过去是:上面怎么说,下面就怎么干,干好干坏都一样。对生产没有积极性。现在搞了联产责任制,人人都在动脑筋夺高产。许多队里请人讲科学种田,男女老少都来听。他们说:“过去吃饭自己作不了主,读书有什么用?现在靠自己动脑筋,没有文化真不行。”做父母的都想送孩子上学。凤阳县江山公社各大队办的夜校现在不仅有中青年参加,年逾花甲的老年人也来学习了,并且很用功。
随之而来的是社队和群众办学热情空前高涨。凤阳县考城公社去年拿出2.3万元兴建公社中学,并拿出1,000多元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送给学校。今年准备拿出3万元修建公社小学。这个公社去年的教育投资相当于前三年的总和。滁县今年的社队企业和社员自筹资金达40万元,加上国家的投资,可建校舍500间,预计明年可以把全县农村校舍基本上进行一次维修或盖起新校舍。天长、来安、全椒、凤阳等县也正在制订规划,准备几年内完成新建校舍工作。
二是民办教师的报酬问题解决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民办教师的报酬,除国家补助一部分外,主要是记工分,过去长期解决不好。由于生产队收入不同,工分值也不同,民师收入差别很大,不能按贡献大小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特别是生产落后的队,民师收入不但不能高于同等劳力,甚至比同等劳力低,生活没有保障。现在,多数大队采取统筹办法,改工分制为工资制。国家补助的全部发给民师;大队给民师的钱,按田亩每户应摊多少,秋后上交,大队再按民师的工资标准结算,付给本人,这样,民师的收入不但有保证,并且比过去高得多。滁县中心公社有民师42人,去年国家补助6,300元,大队统筹10,464元,每个教师一年可收入400元左右,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凤阳县燃灯公社民师毛宗虎说,现在他是“穿不愁,吃不愁,教学有劲头”。
本报通讯员 杨又全 钱业荣 刘恒立
本报记者 章世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