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永然处处闻笑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3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永然处处闻笑声
深秋时节,我们访问了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省公社永然大寨。随意登上一户社员的竹楼,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
主人老大妈一面笑盈盈地让坐,一面捧上了喷香的水酒。我们问大妈:“今年的日子好过吗?”她没吭声,连连指着墙边排着的五六个酒坛,里面全是满登登的。这时,大妈的儿子钟达者回来了,他一落座就满脸堆笑地讲开了:“前些年连饭都吃不饱,现在可好罗!不但粮够吃,有酒喝,还有钱花。”说着,他扳起指头算起来:“去年队里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我家9口人、5个劳力分得粮食6,100多斤。今年仅卖猪、葵花子和辣椒3项,就已收入200多元。全家每人做了两套新衣,家里添了两床棉毯、一支打猎用的铜炮枪。前几天商店卖花头巾,我一次就买了12条!”
刚从钟达者家出来,社员陈尼者又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我们一连串了好几家,在哪儿都看到:满满的粮囤、新添置的生活用品和香甜的水酒,还有那孩子们欢乐的笑脸、大人们喜悦的神情,……
眼前的一切,使我们不禁思绪万千。几年前,我们初次到这阿佤山区腹地的永然大寨时,看到的是另一番情景。在从公社到寨子的四五十里小道上,遇到的都是去粮店买返销粮的社员。与他们搭话,难得看到笑容。寨子里,猪、鸡寥寥,田地里杂草丛生。社员家的铁锅里煮的是野菜稀饭。有的社员对我们说:永然,穷啊!就象它的名字那样(永然,佤语意为石头底下的寨子),搞不得吃,做不得穿。而今,永然大变了。这正象社员们说的“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福哟!”
我们离开永然的时候,社员们让我们带上满葫芦水酒,又砍来了一大串芭蕉,抬来了大箩的葵花子,高兴地说:“带着佤家的情意上路吧,把阿佤人的好日子告诉给大家!”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