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两本研究柳青的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3
第5版()
专栏:新书架

两本研究柳青的书
严维
已故著名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在建国三十多年来的长篇创作中,是甚有影响的佳作之一。近几年来,研究《创业史》及其作者的人日益增多。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两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创业史〉与小说艺术》(阎纲著)和《论柳青的艺术观》(刘建军、蒙万夫、张长仓著),就是其中比较有分量的成果。
阎纲的《〈创业史〉与小说艺术》,试图通过《创业史》这部著作来探讨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综观全书,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作者除充分肯定了柳青的生活道路、创作道路和《创业史》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外,还分章论述了《创业史》的艺术价值,梁生宝、梁三老汉以及“蛤蟆滩三大能人”等典型形象塑造的成就和经验,《创业史》在情节、结构、细节以及艺术风格诸方面的独到的追求和收获。评论者的笔端洋溢着激情,在评析、论述时又恰到好处地穿插着柳青本人的认识和议论,这就有助于开掘研究的深度,增强评论文字的感染力。
刘建军、蒙万夫、张长仓的这本书,则结合柳青的创作实践(尤以《创业史》为重点),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探讨和阐述了柳青的艺术观。柳青生前,不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且在总结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深入钻研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观。《论柳青的艺术观》一书着重论述了“作家应是人民群众思想情绪和革命要求的表现者”、“作家的生活素养是艺术创造的真正基础”、“现实主义更高更真实的要求是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艺术上的刻意追求和革新创造是作家毕生的工作”等问题。其中,柳青关于从事文学创作要进“三个学校”和“六十年一个单元”的主张,关于典型环境就是“典型的冲突”,人物的“三种特征”的互相渗透和高度结合形成典型性格,以及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这二者的关系的看法,关于以人物为轴承的艺术结构和“对象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和追求等等,在理论上不乏创见,在艺术实践中又屡获印证。将这两本研究著作结合起来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评价《创业史》和柳青的艺术观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