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在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道路上——记吉隆坡的一次盛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3
第7版()
专栏:

在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道路上
——记吉隆坡的一次盛会
新华社记者 王昌运 滕文启
11月初,正当北京进入初冬时节,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却是绿草如茵、百花盛开。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在这里举行了第五届大会。来自亚洲20多个通讯社的大约100名代表和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和亚太地区新闻机构的观察员参加了大会。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原名亚洲通讯社组织,成立于1961年,当时只有9个亚洲通讯社参加,目前成员已增加到23个。这届大会是它成立二十年来规模最大、最富有成果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不仅确定了这个组织的更加明确的工作方针,还宣布正式成立亚洲—太平洋新闻交换网。交换网的建立将使许多亚太地区的通讯社能够相互交换新闻,逐步摆脱西方跨国通讯社对这一地区新闻的垄断。
11月3日上午,马来西亚政府总理马哈蒂尔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了长篇演说。他严厉地批评了西方新闻机构对第三世界所做的歪曲报道,强调说,“亚洲的形象应当由亚洲人自己来描绘。”
在4天的会议中,代表们就如何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些代表谴责了西方新闻宣传机构所宣扬的“新闻自由”。他们指出,在“新闻自由”借口下,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新闻机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歪曲报道。发展中国家被描绘成贫穷、落后、混乱和暴力的苦海,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这种报道在第三世界蔓延泛滥,而第三世界的声音却无力超出自己的国界。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自己的报道来描绘自己的形象,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相互交换新闻。这是建立公正的世界新闻新秩序的一个重要步骤,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对于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起着积极的作用。
为了限制西方跨国通讯社的活动,大会建议亚太地区各国政府规定:西方通讯社不能在这些国家自行销售它们的新闻稿,而必须通过这些国家的通讯社。
在这届大会上,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的代表介绍了东盟国家通讯社新闻交换网的情况。印尼的安塔拉通讯社、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和菲律宾通讯社,从1980年6月开始,通过卫星线路进行全天24小时的新闻交换工作。泰国通讯社今年5月也加入了这个交换网,每天交换新闻12小时。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的代表介绍说,东盟国家通讯社进行新闻交换的宗旨是促进东盟国家的团结、合作和相互了解,交换的原则是自力更生、平等、共同努力和合作。东盟国家通讯社的这个经验得到与会代表的赞赏。印度报业托拉斯的代表在向大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和亚洲—太平洋新闻交换网的建立原则必须是自力更生,警惕在援助或任何形式的伪装下使某种传统的危险重返。
这届大会的另外一项成就是对组织章程进行了修改。过去的组织章程中提出的宗旨是:促进新闻交流,加强专业合作,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闻交流中的不平衡现状。
新修改的章程中规定:会员通讯社要致力于发展经济和现代化的报道,有关和平与国家间相互了解的报道,以及反对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报道。新修改的章程表明,发展中国家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活动,很难脱离当前世界的主要政治斗争。
新华社派代表团出席了这届大会。从这届大会起,新华社正式加入了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和亚洲—太平洋新闻交换网。新华社的首席代表表示,“解决新闻交流不平衡的问题是当前亚洲新闻工作者的一项迫切任务”,并坚决支持发展中国家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