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成才途径 青岛职业教育出现新景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4
第3版()
专栏:

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成才途径
青岛职业教育出现新景象
本报讯 记者杨良化报道:随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职业教育的优越性正在青岛市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全市开展职业教育的32所中学里,出现了新景象。
一、学生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有了很大变化。职业班为广大初中毕业生提供了成才的多种途径,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看准了个人投身四化建设的方式,学习责任感强,目的明确,劲头足。青岛五十五中的两个棉纺班,入学时70%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仅仅过了一年,95人中就有50多人写了入团申请书,11人入了团,90人的文化学习有了明显进步。
二、学校跳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羊肠小道”,教师工作有了奔头。原来有些非重点中学招生标准低,高考升学少,学校感到压力很大,改办成职业中学或开办职业班后,学校摆脱了升学率的压力,办学路子变活、变宽了。一些原来要求调动、转行的高中教师,通过职业教育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成果,思想稳定、工作有劲头了。目前青岛市的部分重点中学也开始办职业班,力争从结构改革中寻找出路。
三、家长更加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孩子进了职业班,家长们普遍反映:既可以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门专长,只要学好真本领,不怕将来没出路。不少家长纷纷为自己在职业班上学的孩子买专业书籍和无线电零件、修表工具及烹调原料等专业实习用品,让学生在家里也能组装电视机、修理钟表、练习烹饪手艺。
四、产业部门参与办学,提高了专业课教学的质量。在青岛市99个职业班中,有将近一半是各学校与纺织、轻工、商业、司法、财政等业务部门联合办的。他们抽调技术人员,提供实验设备,编专业课教材,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五、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逐渐统一起来,职业教育开始纳入了劳动力培训计划。职业班招生之前,首先由劳动部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对劳动力需求情况的预测,提出专业设置和各专业招生数量,从一开始就把职业教育纳入就业前劳动力培训的轨道。办学过程中,由劳动局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职业班的学生一毕业,劳动部门就在社会招工之前组织考试,对他们优先录用,并且给予不再学徒、见习一年转正的待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