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老上访”新传——记滁县滁东公社宋郢大队社员张培尧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6
第4版()
专栏:通讯

“老上访”新传
——记滁县滁东公社宋郢大队社员张培尧的变化
金秋十月的一天,阳光格外明媚。一个身着崭新蓝涤卡服装的农民,精神抖擞地向安徽省滁县县委信访办公室走来。
办公室副主任老戴一抬头,发了愣:“咦,那不是‘老上访’吗!他来做什么?”
那位农民一步跨进办公室,笑嘻嘻地和老戴握手,说:“戴主任,两年没登门了,俺这回来,你放心,一不要钱,二不要回城,只求政府帮助俺搞点砖瓦盖房子!”说着,解开上衣口袋,掏出一大把票子,很神气地朝桌上一放。
“‘老上访’发了!‘老上访’要盖瓦房喽!”平时门庭冷落的信访办公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静听着
“老上访”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家这两年的变化。“老上访”叫张培尧,全家7口人,是滁东公社宋郢大队陈郢生产队社员。1979年秋末,他开始承包18亩土地,1980年收小麦2,000多斤,比他在农村15年分到的小麦还要多得多;秋季又收水稻13,000斤,多种经营收入1,000多元,被大队推荐出席全县“冒尖户”大会,今年更比去年强。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5,000斤,总收入达到4,000元,还清了十多年的旧帐,全家里里外外换了新,现在正积极筹备盖瓦房。
“难道‘老上访’讲的真是自己的变化吗?”由于变化太突然,信访办公室的人们有些不敢全信。他们回忆起两年前信访办公室的这位常“客”,蓬头垢面,愁眉苦脸,拖着一条跛腿,开口就要回城,要救济。不解决,就缠着你;给救济,吃完花光又回来。省里,也去过多次。因此是一个有名的“老上访”。
张培尧原来是滁县火车站的装卸工,1 964年下放到陈郢。这里是个穷得出名的“三靠”队。下放之初,他有股热情和信心,曾想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新生活。但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碰了壁,冷了心。那时节,干活“大呼隆”,一亩地只收二、三百斤,一个劳动日值才合两、三个鸡蛋钱,年年靠救济、靠贷款、靠回销。他家人多劳力少,又不太懂农业,年年超支、缺粮。
1972年冬的一天,张培尧为队里进城拉粪,不料一个车轮掉进泥坑,没有支撑住,车翻人倒,伤了一条腿。这以后,他发誓再也不呆在农村,于是,就开始了上访生涯。
1979年秋天,他正准备上北京。就在这时,江淮大地吹起阵阵和煦的春风。皖东地区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照耀下,实行了联产计酬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群众发挥出很大的生产积极性。张培尧放下去北京的念头,承包了十几亩土地。
有人曾断言:“老上访”呀,到来年准喝西北风!张培尧不管别人怎样议论。把一家人召集到一起,说:“人靠一口气,人家瞧不起咱,咱非争上去不可!”困难大,没钱买化肥,他冒严寒,踏冰雪,天不亮就到十几里外的县城去拾粪,过春节也没停顿。村里人惊异了。一冬一春,积肥一万多斤,把六亩多麦地追了一遍肥,夏季夺得大丰收。
张培尧原是城里人,种水稻泡种、催芽,拿不上手。他一见到老农就问,老农们也热心指导他。他还到街上买了一只温度计,随时测量温度。节骨眼上那两天,他睡觉不脱衣,一会儿爬起来量一量。稻种一下田,他又上街买了本育秧书。这一年,他家的秧苗在全队数第一。他过去没有搞过多种经营,连家庭副业都很少。这两年,他大养猪、鹅、鸡,种植了西瓜、席草、薄荷、荸荠等。今年这方面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翻身后的张培尧对党和国家倍加热爱。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国家、集体和别人。去年卖余粮,钱一拿到手,就拿出500元归还昔日欠下的国家贷款。今年他家粮食征购任务1,000多斤,实际完成近5,000斤;鸡蛋出售任务28斤,实际出售240斤。有人对他说:集市上的鸡蛋一个贵几分钱,怎么不到集市去卖?他回答说:“国家为俺着想,俺也要为国家着想,不能只图个人利益,贪钱卖高价。”
张培尧还有一件事被传为美谈,去年丰收以后,他争着交公粮、卖余粮,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亲自把一包包粮食扛进国家粮仓。不料他腿力不支,从跳板上甩下来,负了伤。后来住院、治疗,共花200多元。有人谈论,他这次送公粮负了伤,又会找国家要钱了。有关部门的同志也说,只要写个报告,可以给一笔补助费。张培尧听后哈哈一笑说:“俺不是过去的张培尧啦!别说去向国家伸手,为国家做贡献俺还怕做不及哩!”
新华社记者 周郁夫 陈宝善 王礼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