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开展有益社员身心的文体活动 赵城公社文化中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9
第2版()
专栏:

开展有益社员身心的文体活动
赵城公社文化中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据新华社太原电 新华社记者贾福和报道:如何适应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要求?山西省洪洞县赵城公社在公社所在地设立文化中心,很受农民欢迎,推动着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赵城公社有26个生产大队,共5万多人。公社所在地赵城,就有13,000多人,是一个传统的中心集镇。赵城农村文化中心,包括拥有1,600个座位的影剧院和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展览厅、体育场等,还有一个业余宣传队和一个电影队。文化中心开展了群众喜欢,又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演唱、电影、电视、体育、书报阅览、科技知识讲座、展览、美术、书法、武术等活动。“小伙子打球,姑娘唱戏,婆婆看画,公公下棋”,各得其乐。
今年以来,文化中心邀请县以上专业文艺团体演出10多场,放映电影200多场;组织了12支男女篮球队比赛、乒乓球比赛;举办了青少年“五讲四美”专题音乐会、儿童画展和农民书法、绘画展览;还举办了美术、音乐、文学创作、剪纸、摄影等基本知识讲座或训练班,培训了一大批文化骨干。
辅导基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中心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协助每个大队都搞起了一项或几项文化活动。如今,全公社大部分大队都办了电视室,不少大队有了篮球场、电影队和图书室,订阅报纸3,000多份和很多杂志。
文化中心还开办科学种田讲座,配合有条件的生产大队办农民技术学校,促进农民学科学,用科学。
赵城的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注意和小集镇市容建设、农村经济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文化中心建在原来的旧城衙门,居全城中心,便于人们参加活动,又节省了耕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