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西欧的和平主义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29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西欧的和平主义运动
席林生 王士芳
从1981年秋季开始,西欧大陆上吹起了一股强劲的和平主义旋风。它遍及西德、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等许多国家,先后有200万人参加了群众性示威游行,有100万人参加了签名运动,反对在欧洲部署核导弹,要求和平与裁军。这股旋风来势之猛,声势之大,是西欧战后历史上所少见的。
这次西欧的和平主义运动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参加运动的社会阶层极为广泛,成份十分复杂。据统计,参与这一运动的组织和团体数以千计。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和平主义集团,而且有环境保护主义者、宗教人士、科学家、工会工作者、失业工人、家庭妇女、商人、议员和无政府主义者直至强占住房者,其中大部分是青年。引人注意的是,不少国家的社会党、工党和执政党党员在运动中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些国家,甚至许多军官和士兵也支持群众的示威游行。
二、和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在西欧部署新的核导弹。虽然示威者也喊出了“既不要潘兴Ⅱ式导弹,也不要SS—20导弹”的口号,要求苏联拆除其导弹,然而由于苏联的导弹主要部署在它的欧洲领土上,而且早已不声不响地部署了几百枚之多;而计划中的美国的572枚潘兴Ⅱ式和巡航导弹将从1983年开始部署到西欧各国的国土,因此西欧反对核导弹的矛头,更多的是针对北约和美国。
和平主义思潮在西欧的兴起,决非偶然。它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社会的渊源。欧洲由于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各国人民深受战争灾祸的荼毒,人们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是十分自然的。同时,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较快,福利主义盛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普遍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一部分人中甚至滋长着一种苟且偷安的情绪,致使绥靖主义思潮有所抬头。
西欧和平主义运动在今年大规模爆发,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
人们知道,近年来西欧各国不断处于经济衰退之中,生产不景气,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猛增。西欧共同体失业人数已近1,0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使广大群众对政府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要求削减军费,把更多的钱用于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十分明显,西欧不少人之所以参加和平运动是为了表明他们对政府政策的不满。这是一个因素。
长期以来,西欧在防务上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然而随着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丧失了核优势,西欧对美国的信心逐渐发生动摇。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几届政府在对付苏联军事威胁方面经常举棋不定,政策多变,更使西欧对美国能否在关键时刻保卫西欧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由于西欧经济、政治力量的加强,以及西欧和美国利害的不同,双方存在着分歧的意见。西欧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独立倾向。这次西欧和平运动具有强烈的反美情绪,不能不说同西欧人内心的这种忧虑和不信任感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又一个因素。
但是,触发西欧爆发大规模和平主义运动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加紧核军备竞赛和激烈争夺。西欧人民长期处于核大国的威胁之中。他们期待的“缓和”政策没有给欧洲带来安全。美苏限制核武器谈判以及中欧裁军谈判并没有使中欧地区的武器减少一件。相反,在“缓和”的幌子下,苏联毫不声张地已经部署了250多枚SS—20导弹,而且至今没有停止。这种每枚携带3个核弹头的中程导弹瞄准着整个西欧,而西欧国家却没有相对抗的武器。为了抗衡苏联,北约决定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美国潘兴Ⅱ式和巡航导弹。里根政府上台之后竭力扭转美国的军事颓势,加紧核军备部署。在西欧,美国要求盟国增加防务开支,坚持部署美国的新导弹,并且未同盟国磋商就宣布决定生产中子弹。里根总统和美国国务卿等人不久前又发表讲话,声称“欧洲有可能在某种条件下爆发有限核战争”,并强调美国在必要时将“警告性地发射核武器”,以制止苏联用常规武器进攻西欧。这些讲话给和平主义运动火上添油。苏联则乘机利用,一方面资助一些亲苏团体搞反美示威;同时又发动了一连串“和平攻势”,挑拨西欧同美国的关系,并且大肆恫吓,叫嚷一旦发生核战争,西欧将首先成为核战场。应当指出,苏联一手挥舞核武器,一手摇晃橄榄枝,对西方联盟进行挑拨离间、分化拉拢,这种手法对西欧的和平主义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硬的一手相配合,苏联从苏共二十六大开始就抛出了一连串的“和平倡议”。今年10月26日,勃列日涅夫在同西德《明镜》周刊记者谈话时又进一步向西欧国家施放“和平”烟幕。苏联这一手在西欧一部分人中确实起了作用。他们认为,苏联的“和平愿望”是有“诚意”的。
苏联十分注意对这部分人做工作。它在大肆攻击那些主张加强防务的西方军界、政界人士的同时,接连邀请西德社民党和英国工党中对苏联的“和平诚意”抱有幻想的头面人物前往访问,煽动西欧的和平主义者反对政府加强防务的努力。亲莫斯科的西欧一些政党、团体和个人也四出活动,组织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和平主义群众运动。西方报刊认为,这一切是苏联“分裂西方联盟的运动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参加者的庞杂,也出现一些复杂的问题。今天西欧面临的核威胁主要来自苏联,它的SS—20导弹和SS—4、SS—5导弹已经大量部署,美国的新导弹尚是纸上谈兵,因此,仅仅反对北约的导弹部署计划,而不反对苏联已经部署的导弹,不管如何,客观上只能有利于苏联。苏联梦寐以求的就是要打掉北约的导弹部署计划,以保住自己的战区核力量优势,进而离间欧美关系,削弱西方联盟。如果这一计谋得逞,西欧不可避免将会处于苏联威胁之下而听任摆布。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欧和平运动中,有些人包括某些有影响的政界人士提出西方国家“单方面裁军”和所谓“置身事外”的中立主义立场,认为只要西方裁了军,或者放弃结盟政策,苏联就会感到放心,从而有利于推动核大国的裁军。这完全是一厢情愿,而且是危险的幻想。西方国家一些舆论指出:参加和平运动的大多数人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要求和平的方法不对。西德、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主要西欧国家主张加强防务的基本立场,并没有因和平主义运动的兴起而有所改变。
目前,西欧和平主义思潮总的说来还未能在西欧政治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但它反映出来的倾向和意愿,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