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在只有五个编辑人员的编辑室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2
第4版()
专栏:

在只有五个编辑人员的编辑室里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我们真不能想象全国发行量最多的文艺刊物——《小说月报》的编辑室,竟是在6平米的陋室里。
这间小屋,是天津市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楼道改建的,内放两张办公桌,一只小柜,地上摆满一捆捆杂志。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编辑室负责人赵克明。
《小说月报》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创办的文艺月刊之一。开始只有两个编辑,发行量35万,后来很快发行到110万,此后又高达159万,人员增加到5个,其中有3个文字编辑,一个美术编辑,一个编务人员。
“《小说月报》办得有影响,很受读者欢迎,请你们谈谈机构小、人少也能多办事的体会?”
赵克明谦虚地说:“其实,只靠我们5个人,办一个发行100多万的月刊是很困难的,我们尽量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小说月报》约请了22位顾问,为刊物确定方针、任务,出主意想办法。这些顾问中有二十年代办过《小说月报》的老作家叶圣陶、巴金,也有全国一些文艺期刊的主编。他们还从各省市文艺刊物编辑部聘请60名兼职的特约编审,这些人大多是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或小说编辑组组长,负责向《小说月报》推荐自己刊物当月最优秀的作品。百花文艺出版社的20多位编辑也组织起来做“初审”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当月全国近300种期刊,提出自己的取舍意见,交《小说月报》编辑室考虑。这样,大大节省了编辑室的人力。
这时,一位潇洒的中年人从外面赶来,老赵向我们介绍:“这是美术编辑赵中令同志。”去年《小说月报》的封面每期都有现代作家木刻像,发表的小说基本上都做插图,封二又刊登了作者像片,封三刊登国内尚未出版的或已经出版的小说插图选,这许多事,一个美术编辑怎么忙得过来呢?“很简单,没有同行的支持,我个人是无法胜任的”,赵中令说,“封面上的木刻像我来搞,插图有急稿我也画一些,作者照片不少是我和其他同志去照的,其它插图、文尾图、题头图大都是约天津、北京的画家完成的。”
谈兴正浓,一个老年人走上前来,同我们一一握手:“审一篇急稿,迟来一步,很抱歉。”这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社长林呐同志。我们请他针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社会弊病谈谈《小说月报》人少多办事的意义。林呐沉吟片刻,说:“如果有房子,给《小说月报》编辑室60平方米也不多。难能可贵的是,他们5个人在6平米的天地里,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人们往往以为《小说月报》选发别的杂志的东西,轻而易举。实际上,每月要从全国近300种刊物、400万字的浩瀚文字中,反复比较,挑选出十多篇优秀的作品,也并非易事。我们选择《小说月报》工作人员的原则是宁缺勿滥。他们多年从事编辑工作,对作品有较高鉴赏能力,看稿快,处理问题果断,判断比较准确。1980年全国评选出的30篇优秀短篇小说中,有22篇曾在《小说月报》选登过。”
这个刊物编辑室的工作效率是高的。每天早晨,5位同志挤在6平米的小屋里碰一下头,便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有多少事等着他们去做啊,审稿,每月每人要认真阅读40万字小说,数行、画版式、看清样、处理事务性的工作,给全国近300个文艺期刊编辑部交换刊物,还要与顾问、特约编审和各刊物编辑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要回答解决读者提出的种种问题。这5位同志或埋身于书海,或奔走于社会,工作繁杂、忙碌,却有条不紊,紧张而有秩序。
“邹韬奋先生当年办《生活》杂志就是一个人,瞿秋白同志办党的机关刊物也是一个人。我们应该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人少也能办好大事业!”赵克明以充满信心的语调结束了这一席谈话。
本报记者 石德连 孟晓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