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领导干部深入困难社队三年大见成效 德州地区四十二个穷社翻了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3
第2版()
专栏:

领导干部深入困难社队三年大见成效
德州地区四十二个穷社翻了身
本报讯 记者毛致存、通讯员徐洪岭报道:长期处于贫困状况的山东德州地区42个困难社,1981年农业生产又获丰收。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700多万斤,做到粮棉双贡献;人均分配达到130多元,第一次超过全区的平均水平。长期外流的4,700多名社员,陆续返回队里,一大批光棍汉找上了对象。
德州曾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42个困难社,又是这个地区最穷的,集体家底很空。1978年,社员人均分配只有35元,年年靠国家返销粮和救济款过日子。1979年初,德州地委在研究怎样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尽快改变全区贫困面貌时,对这42个穷社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穷社人口、土地都占全地区的六分之一,如果把这些困难社抓上去了,就会对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地、县委决心加强工作,把这42个困难社促上去。为了弄清情况,对症下药,地、县抽调了一批干部,由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一个社一个社地调查生产、生活现状,找到了长期贫困的原因:第一,领导班子成员思想包袱沉重,精神不振。大多数社队干部过去挨过整,挫伤了积极性。第二,各项政策落实得缓慢。第三,生产资金短缺,再生产能力很差。可是,各项政策要靠干部去落实,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也要靠干部组织群众想办法克服。因此,工作组决定首先帮助困难社队的干部放下包袱,振作精神。同时积极落实党的农业政策。如尊重社队自主权,调整农作物布局,落实生产责任制,广开门路,发展多种经营等,调动社员生产的积极性。
德州地区的各级领导还切切实实地帮助穷社穷队发展生产。德州是个老棉区,在调整作物布局时,粮食包袱重。地委就在粮食征购任务上适当减免。他们还给社队聘请农艺师,传授植棉科学技术,培训骨干。在物资上,也给予适当的支援。几年来,光地委为42个困难社增拨化肥8,400吨,发放支援穷队投资和社队企业贷款666万元,拨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抗旱经费206万元,拖拉机42台。
目前,德州地区的困难社队信心百倍,正在抓紧时间,订规划,议措施,为夺取1982年的农业丰收积极作准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