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时刻想到领导的责任——记芜湖市领导干部扎扎实实解决群众生活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4
第2版()
专栏:

时刻想到领导的责任
——记芜湖市领导干部扎扎实实解决群众生活问题
本报记者 许仲英
江南城市的群众,有上街买开水吃的习惯。老水房用铁锅煮水费煤又不方便。最近记者到芜湖市,见过去的那些老水房面目一新,煮水的锅灶不见了,换上了白瓷贴面的封闭式锅炉,有人来买水,把水龙头一开就行了,既省煤又方便。这是前些时候芜湖市拿出资金帮助改建的。
近年来,芜湖市领导机关在公益事业方面为居民办了许多好事。如清理了多年积留的4万吨垃圾;将23条小路和4个菜市场周围的泥巴地改成了沥青路面;扩建了自来水厂,同时修整和扩大原来的自来水管网,许多地方改善了供水状况;修了青弋江附近380米的防水墙,那一带1,000多户居民在长江汛期不用再担心水淹了;在新建居民住宅的同时,着手改造危房……。
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都是容易的,有的涉及改变群众多年的旧习惯,有些是讲了多年而不曾办到的事。芜湖市的人民代表说,如果市委的“第一把手”不重视,不亲自抓,不一抓到底,是干不出这个结果来的。芜湖市委书记傅大章在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上确是起了作用的。1980年他一到芜湖,就去察看小街小巷,乘坐公共汽车,走访群众,亲自了解居民生活方面的问题和要求。他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城市公共卫生。依一般习惯,当个市委书记总是要先抓产值计划,所以有些同志觉得他有些怪僻,说他是不抓“西瓜”,爱抓“芝麻”。
对这个问题,傅大章并不那么看,他讲了自己近两年思想上发生的一个变化: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每到一地,都要打扫街道,打扫院子,给群众担水……。党的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指导思想以后,他意识到自己过去多年做领导工作,对于群众生活方面的问题往往忽视。为了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他要学习当年的八路军为群众做好事的精神,从一点一滴做起。因此,傅大章到芜湖工作后,就去抓环境卫生问题,接着又提出了社会治安、公共汽车、自来水、群众住房等等题目。生产问题也做了安排:日常工作由各系统各部门去抓,遇到重大问题提交市委讨论。
傅大章的这些想法和作法,得到了芜湖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领导同志们的响应。其实,不少同志原来也有类似的想法。前些时在市人民代表会上,有许多代表提出解决公益事业的意见。他们说,建国以来芜湖修了不少马路,多是通向市政机关的大道,而居民聚集的许多小街小巷,以及群众天天都要去的菜市场周围,仍然是石土路,每逢阴雨,泥泞潦道;因没有下水道,天晴以后积水久久不泄,人们仍要穿着胶鞋走路。那里的居民说,如果这里住着市的领导干部,或者他们也常到这里买菜,路早就修好了。群众的批评是尖锐的。芜湖市的领导同志说,再不能把群众生活问题看做是可管可不管的小事了;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问题就是政治。过去忽视这个方面的工作,自然同“左”的思想影响有关,现在要看到自己的责任。市长朱扬提出了补修青弋江口防水墙的方案,市委副书记刘健农亲自带领有关业务部门的干部去现场考察,并且请了群众代表、管理干部、城建工程师开了五天“诸葛亮”会研究修路问题;为了解决人们倒垃圾的问题,他还手持电筒深夜去大街小巷巡查。由于市委领导的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迅速地开展起来。
芜湖是个老城市,人民生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可是地方财政每年只有数百万元,文教、卫生、行政等事业费用都要从中开支,所以资金很少。但是,他们的实践表明,只要指导思想对头,办事从实际出发,同群众和企事业的利益结合,有许多看来很难做的事情,却都能办成。例如修建防水墙时需搬迁几十户居民,按过去的常规,每搬迁一户,市里要投资一万余元,这次他们经过同搬迁的居民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协商,用三条办法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搬迁户是哪个企事业的,就由哪个企事业作为无房职工户予以解决;企事业无房,可出钱购买市里统建的房屋。(二)居民愿自建者,市里提供地基和其他方便。(三)不在企事业工作,又无力自建者,由市直接安排。
一个老城市的改造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有了决心,还需要总结经验。傅大章说,我们做的这些事仅是个开始,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摸索,例如蔬菜和治安,时好时差,这说明其中有些根本问题还有待解决。对于“老大难”的问题,我们打算扎扎实实,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抓下去。显然,一个城市的市委和政府,真的把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了,那么,这个城市的面貌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