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推荐《自然辩证法讲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5
第5版()
专栏:书评

推荐《自然辩证法讲义》
何祚庥
这里向广大的读者,包括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以及现在正领导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各级领导干部,推荐一本好书——《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以下简称《讲义》)。
这本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应各高等学校设立自然辩证法讲座的需要,组织了许多参加自然辩证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们集体编写的一本教学参考书。编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讲义》除了能满足教学需要外,已成为自然辩证法领域内一本重要的著作,可以认为是哲学领域内一部有分量的著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三十年来我国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内所获研究成果的一个方面的总结。尤其是本书所叙述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可以说是我国学术界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首次对科学方法论做出系统的介绍和叙述,其中包含着不少创造性的新思想,可以成为广大的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的重要参考读物。
《讲义》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观,叙述了人类自然观的发展,并对辩证的唯物的自然观做了扼要介绍。本书首先正确地指出,“所谓自然观,就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理解,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部分。”接着就叙述了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几个阶段,由古代的朴素的自然观,进入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再进入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最后发展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本书在叙述自然观的变化发展时,除了涉及它的社会背景以及一般哲学思想的变化沿革外,鲜明而突出叙述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背景,这就揭示了世界观的变化发展的自然科学根据。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如果说中国的哲学发展曾较多地受到伦理学的影响的话,那末西方哲学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讲义》更以大量的科学材料,其中包括一些现代的材料,对于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天体、地球、生物以及人类的意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做了比较充分的叙述。这表明唯物的辩证的自然观完全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辩证规律的真实反映。
《讲义》的第二部分是自然科学观,叙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义》说明了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又指出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一方面结合着国家的现实实际,即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国防等方面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又不能采取“短视”的政策,要看到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以及自然科学各领域内又继承又突破之间的辩证关系。《讲义》明确指出:自然科学和上层建筑不同,自然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虽然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意识可能渗入自然科学体系里面,但这不是自然科学本质的、主要的内容。这就澄清了“四人帮”时期造成的思想混乱。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自然科学方法论,也是本书中最有兴趣的部分。《讲义》正确地指出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人们在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过程中,研究科学方法发展的规律性,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少走弯路,更快地达到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本书引用了一系列生动的科学事例,指出一些自然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做出重大的贡献,往往与他们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有关。例如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讲义》指出有三个层次的认识方法:一个层次是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另一个层次是各门自然科学中共同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等,再一个层次是哲学方法或一般的思维方法。《讲义》认为,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应该是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讲义》按照认识论的顺序,由观察和实验开始,继而论述了科学抽象的重要作用,并由此而论述了一系列逻辑方法、形成假说和理论的方法,以及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本书着重分析和研究这些方法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些方法之间的辩证的联系。例如,本书也曾讨论了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逻辑方法,但是,着重点不在于探讨这些逻辑方法所以成立的科学理论基础,而是指出这些方法的特点以及各种逻辑方法的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辩证关系。尤其有兴趣的是举出一大批科学研究史上的实例,使读者可以具体看出这些逻辑方法在科学研究上所起的作用。本书还往往结合现代科学成就的许多实例,从方法的角度加以介绍和解释它们所以获得成就的原因。这就使得读者看到这些方法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所必须掌握的极重要的东西。应该说,本书第三部分是最引人入胜的章节。
本书是这一领域内做系统化的叙述的首次尝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拿方法论部分来说,科学研究中有些是根本战略性的问题,例如:研究当代整个科学发展中的带头学科,探索各门学科的新的生长点,确定新的研究方向,选择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科学认识过程的积极能动的反映过程。一位有经验的科学工作者,正是在这种“向未知作战”的问题上作出创造性的贡献的。本书对这些方面作出深入分析显得不够。我们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对这方面有所补充。
我以为本书在方法论的叙述中一个较重要的缺陷是,缺少专门的一章来探讨实践作为检验自然科学理论的标准的问题。不但因为近几年我国思想界展开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而且在1962—1964年间,我国哲学界以及部分自然科学家也曾就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践标准问题进行过讨论。作为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书虽然部分地叙述到了,但所占分量太小,未能对这个重要问题做出足够的反映。
此外,本书在有些地方因为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回避了一些问题,甚至对一些在是非问题上已是初步明朗了的问题,也有意绕开了。在章节的安排上也还有可以商讨的地方。例如,关于自然观的叙述,先讲自然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再讲自然界的辩证发展,似乎更为合理。在科学观部分,在讲了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后,立即讲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似乎更为顺理成章。但是所有这些缺点,毕竟是瑕不掩瑜,相信作者们会在进一步的修改中加以完善和发展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