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苍松挺拔 梅花芬芳——故事片《楚天风云》观后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6
第5版()
专栏:影评

苍松挺拔 梅花芬芳
——故事片《楚天风云》观后感
李文斌
近年来,在我国的电影银幕上,出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艺术形象,这是我国电影创作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其中,大多是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加以刻画的,诸如《曙光》中的贺龙,《从奴隶到将军》、《山重水复》中的陈毅,《大渡河》中的毛泽东、朱德,《南昌起义》中的周恩来、贺龙等,都是如此。新近上映的故事影片《楚天风云》,则是围绕着湖北七紫乡征粮队队长郑虎被捕冤案来写董必武同志漫长革命生涯中的一个片断。这里没有正面表现1927年从宁汉分裂到宁汉合流那一段时间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让事件淹没了人物;也没有把董必武同志写得高不可攀、料事如神。这为同类题材影片的创作提供了新鲜经验。
董必武同志曾经是晚清时的知名秀才,又跟随孙中山先生为辛亥革命的发动四处奔走,但他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便立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影片正是以董必武同志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个基点出发,着重写他在大革命遇到挫折的那些日日夜夜里,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同披着“革命”外衣的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展示了他为解放工农大众而奋不顾身的宽大胸怀。
影片对董必武形象的塑造很有特色,没有让他摆出一副架势,说很多大道理,而是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写他的爱憎分明,写他的鲜明个性,于平凡中见伟大,令人可敬而又可亲。比如影片中“赠金佛”和“寄子弹”两场戏,都是通过在那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事,表现了作为共产主义者的董必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德。“赠金佛”一场戏里,董必武同志一眼识破了国民党右派妄图以软化的手法“溶共”的卑鄙伎俩,一面收下了孔继石送的金佛,一面提笔写收据,并郑重地说:“最近,各地征粮队纷纷来信说,农村急需筹办各种训练班和农民夜校,只是苦于没有经费,现在有了这个,他们一定要喜出望外。我代表农协,多谢您的馈赠了!”说完盖上了自己的图章。这里,他的接金佛、疾书、对着图章呵气和将图章重重地盖在信纸上的细节,与孔继石由喜转悲(实际上是哭笑不得)的面部表情的变化相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寄子弹”一场戏,写他对敌人的威胁、恐吓的蔑视,这里再一次出现了那只装过金佛的木盒子,他打开盒子,我们已看不到金佛,而是几颗子弹,可见这类恐吓信已不止一封了。我们只见董必武同志将这颗子弹扔进木盒,并激动地说:“过去他们用金子收买我,现在变成了子弹了。”铮铮发亮的子弹、子弹落入木盒的声音和他的短短数语,把他对国民党右派本质的认识和揭露再清楚不过地表现出来了。
影片以细腻抒情的笔调,写了董必武同志对青年知识分子唐楚梅的帮助、教育。在天真、幼稚、正直的唐楚梅面前,他总是那样和蔼慈祥、循循善诱。影片中两处出现山茶花,一处是他在院子里为山茶花剪枝,楚梅浇水;另一处是冯正浩大律师惨死,他和楚梅望着山茶花分析谁是凶手;这两处不是为写花而写花,而是借景抒情,以花言志,让人们看到他不仅是一位革命家,还是一位法学家、教育家,是一位辛勤的园丁。还有,片中董必武同志照看生病的楚梅那场戏,写得特别细腻。他给高烧中的楚梅的额头敷上一块湿毛巾,又拿起一把蒲扇,坐在小凳上给楚梅熬药,接着坐在床边给楚梅喂药,最后他独自睡在一张藤椅上(注意:他的肚子上还放了一把蒲扇,身上的毯子已滑到了膝盖上了)。这里,编导者没有吝惜笔墨,而是用这些无声的感情动作,细腻地刻画了老一辈对年青一代的疼爱。
我们的党有着极其光荣的历史,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志士,愿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多拍各种风格样式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让党的革命传统,通过银幕代代相传,象苍松一样挺拔,象梅花一般芳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