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山东棉花研究所科技人员吁请“鲁棉一号”种植区 搞好“鲁棉一号”的提纯复壮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7
第3版()
专栏:

山东棉花研究所科技人员吁请“鲁棉一号”种植区
搞好“鲁棉一号”的提纯复壮工作
山东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最近建议:棉区应认真搞好“鲁棉一号”种子的提纯复壮。
现在“鲁棉一号”已在山东、河北、河南大面积推广,安徽、江苏、山西也已开始引种,去年种植面积达1,600万亩以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鲁棉一号”棉种开始出现混杂退化现象。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良种繁殖体系不健全,提纯复壮工作没跟上。据1980年鲁西北几个县的调查,田间纯度在90%以上的仅占10%;有20%的地块,田间纯度仅在70%左右。聊城地区推广“鲁棉一号”最早,种子工作也做得比较好,但目前一般大田异型株已占20—30%,与原种一代比较,产量要低10—20%。仅此一项,全地区一年就要少产8万担皮棉,纤维品质也随之下降。
山东省棉科所的同志认为,能不能尽快采取措施,防止“鲁棉一号”混杂退化,对我国棉花生产关系重大。他们建议:
一、建立健全良种繁殖推广体系。一般种植“鲁棉一号”在10万亩以上的产棉县,都要建立县棉种繁殖场,建立“株行圃”、“株系圃”。同时,要有计划地组织社队及科技户建立“原种圃”,做到“三圃”配套,良种三年一更新。在那些种植“鲁棉一号”比较多,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公社,也可以以公社为单位,建立“三圃”,统一供种。
二、妥善解决留种棉的加工问题。目前,棉花收购、加工、外调等都由供销部门统一经营。留种棉加工要和商品棉严格区分,三圃上的棉籽也要严格分开。有些地方的供销部门图省事,在加工留种棉时清理轧花机不彻底,常常和其它棉种混杂堆放。为了确保种子的纯度,种子部门愿意自己动手加工。建议供销部门和种子部门尽快妥善协商。
三、各地应采取应急措施,发动棉农选一些纯度较高的“鲁棉一号”,自己加工、自己留种。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当前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形式,见效也相当快。
本报记者 陈必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