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竹乡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8
第8版()
专栏:

竹乡行
聂晓辉
这一次,我从洛阳出发,乘车沿洛河南行150里,来到素称“绿竹之乡”的洛宁县。临行之前,邻居托付我捎买几幅竹帘带回。我心里犹豫,勉强应承,因为我曾为买竹帘受到“作难”。那是1975年的春天,我头一次出差去洛宁,机关的一位同事托我捎买幅竹帘。可是,我赶了几个集,跑遍了洛宁县城,也没买上,却看到的是到处贴着批判竹编副业的大幅标语。这时,在一条小巷的转弯处,见到一位衣服打满补钉的老大娘,背着一捆竹帘,用一条旧被单裹着,几根竹篾从破洞露出。我赶上前问道:“大娘,你这竹帘是卖的吧?”大娘见我是干部打扮,神色慌张地说:“不、不,是,是给俺闺女家送的。”我说:“大娘,我是从外地来的,给别人捎买幅竹帘,你卖给我一幅好了。”大娘又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半信半疑地又问:“是真的?”“真的。”我答复得很恳切实在。大娘这才把竹帘放下,慌忙给我取出一幅,说:“同志,你是外地人,不瞒你说,家里断油盐,实在没法子,半夜里编了几幅竹帘,卖几个钱糊口,要是叫俺这里当官的知道了,竹帘没收了事小,还要挨批判!”
这是我第二次来洛宁县了,和上次比起来,简直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洛河两岸,片片竹林郁郁葱葱。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广大竹农砸碎了“左”的枷锁,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根据竹子的生长规律,加强管理责任制,引进优良品种,科学育竹,使竹林扩大,竹质提高,全县每年可向国家贡献竹材600万斤。
洛宁人种竹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流传的孟宗哭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古时候,这个县的孟家峪村,有一个年轻后生叫孟宗。一年冬天,因母亲有病,卧床不起,想吃竹笋。怎奈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竹林无笋,孟宗焦虑求笋不得,十分伤心,在竹林抱头痛哭。竹林受感,来日天明,满园笋尖顶雪而生,孟宗喜出望外,求得竹笋,母病痊愈。从此以后,孟家峪竹园冬出竹笋至今。其实,冬出竹笋是自然现象,并非孟家峪一地。这个民间故事说明了竹农很早就把绿竹作为生存的希望罢了。如今,党的农村政策象阳光雨露照亮滋润着竹乡人民,竹林吐翠,新笋满园,竹农确实靠养竹富裕起来了。
“竹刀一响,喜气洋洋。”这是竹乡人民的一句口头禅。在坞西大队,我看到人人脸上笑逐颜开,真是喜气扑面而来。坞西大队有竹园270亩,竹园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由二十多个社员专门管理,竹子产量由年产20万斤,猛增到40万斤。坞西大队的竹帽子很有名气,美观结实,远销宁夏、内蒙古等地。大队干部介绍,全大队450户人家、2,200口人当中,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儿童,家家户户都有人会竹编。仅竹编一项,全大队每年收入达30多万元,人均100元以上。竹编收入在千元以上的有130户,最拔尖的有几户收入在2,000元以上,大部分户收入在千元以下。大队干部还说,如今,坞西人手头都大方了,上街赶集,带三、五十元都不在话下。村子里要是能进来百把辆自行车,准会一呼隆卖完。我随着大队干部在村子里随便转转,只见每户农家小院里,浓荫树下,都是一个小小的竹编厂。一家人围在一起,男的破篾,竹刀在阳光下闪着白刃;女的编织,青黄两色的竹篾在手里上下翻飞。男人们的脚跟前放着收音机,音乐声和人们的欢笑声融合在一起。
我在洛宁那几天,还赶了一次大集。那天刮着6级大风,风沙迷得人眼睁不开。我心想,今天赶集的人不会太多。吃过早饭,我和县委宣传部的几位同志到街上一看,人流拥挤,熙熙攘攘,叫卖声响成一片。竹器市场足有一里来长,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有竹篮、竹帘、竹帽、竹席、竹椅、竹筛……编织精巧,美观结实,令人眼花缭乱,任人挑选。据土产门市部的营业员讲,一个集上市的竹货达10万件以上,仅这个门市部一天的收购额就达九千多元。这还不包括社员在集市上的个人交易额。看到那么多的竹帘,我提及前几年买竹帘的事情,宣传部的同志开玩笑地说:“你现在要买一车竹帘也行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