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门外谈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09
第8版()
专栏:

门外谈球
司马玉常
向来不大关心体育运动的我,这回确也为中国女排争得世界冠军,以及中国足球队的苦战取胜着实高兴了好几天。犹如衣之于体,感到了这胜利对于一个中国人的切肤的关系。
记不清楚最早打破世界纪录,给解放了的祖国带来荣誉的是举重、跳高,还是射箭?总而言之,捷报不时地传来,人材不断地涌现,直到容国团捧回了世界乒坛的最高荣誉圣·勃莱德杯;而这回,连“大球”也开始夺魁的进程了,确是望外之喜。
然而,我却十分欣赏足球教练冷静的估量:“现在还不是祝捷的时候,硬仗还在后头。”也很欣赏一位女排队员的眼光:胜利并不是征战的结束,而是新的征战的开始。尤其赞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当好二传手》、《风格不能输》、《可钦佩的亚军》,以及呼吁使女排无法休息的欢迎会、报告会应当刹车之《该“暂停”了》等等。
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外球赛,有时会兴起一些奇怪的想法,觉得既是比赛,自应力争其赢;而赢了一个球,自然也会欢喜,却无须狂,正如输了一场球之不必垂头丧气一样,对我们的球员来说,中华也不会因之而不能振兴。
我们不宜把“振兴”的担子过重地加在运动员身上,以至变成一种精神负担,那是反而会束缚他们手脚的,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至于燃鞭炮、游行之类,我认为也可免了,不如把胜利的喜悦,化为自己也“振兴”一下的实际行动,分担一点运动员的担子。
我们看球赛,还应该看到比输赢几个球更多一些的东西,看到比记分牌稍远一点的地方。在“合理冲撞”中,有人扶起被自己撞倒的对手,或是拍拍对方肩膀,表示歉意;有的却置痛得在地上翻滚的对手于不顾,而在自己被撞倒时,又向对方哼鼻瞪眼,就差一拳打了过去。有的队输了球,处在劣势,仍然沉着努力地一分一分地争取,不慌乱,不泄气,不搞过火行为,就象中国足球队之对沙特阿拉伯队,终于转败为胜。又如和中国女排决赛时的日本队,虽败犹荣,令人敬佩;而有的队要就垂头丧气,未到最后分晓,精神先就垮掉;要就心粗气浮,动作粗野,求胜不择手段,甚至暗算对方主力,这就虽胜犹耻,理应受到谴责了。
我想,我们固然要以适当的方式,给为国争光、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胜利的运动队庆贺祝捷,鼓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要用适当的方式,鼓励那些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未能取胜,但风格高尚、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队。
我们自然要努力拚搏,争取胜利;我们更为喜欢的是,载着高风格以归的胜利,这将给祖国带来真正的荣誉。可喜的是,我们的体坛健儿已经开始了这个进程,我这门外汉虽然说了些也许不甚中听的话,却从心底为我们在比赛中胜利了以及失败了的健儿祝贺。
(原载1981年12月26日《羊城晚报》,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