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是谁把西山装点得如此娇妍?——记首都军民五十年代绿化西山的义务植树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0
第2版()
专栏:

是谁把西山装点得如此娇妍?
——记首都军民五十年代绿化西山的义务植树活动
西山重绿了!这是本世纪五十年代首都军民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如今,这里林木葱茏,四季风景如画。入春,山桃、山杏花开,满山红遍,互相争妍;盛夏,荫翳蔽日,凉风习习,清幽宜人;深秋,满山红叶,象万簇火把,映得满天红霞;严冬,阵阵松涛绿浪,恰似首都的绿色屏障。这四季各异的千姿百态,使西山的名胜古迹更加生辉,成为闻名的首都旅游胜地之一,给千千万万游人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
是谁把西山重新绿化,并且装点得如此娇妍?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西山林场以及在这里工作过的一些老同志,了解了西山的变化。
西山是燕山的支脉,又称小西山。它东起颐和园的青龙山,西到石景山区的鬼子山,横跨海淀、门头沟、石景山三区,绵延起伏长达近百里。西山由于峰岭连缀,历史上又是森林茂密、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看中这块宝地,在这里建寺院,修行宫。耸立在林荫深处的卧佛寺,开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初唐朝贞观年间。提起西山,人们还会自然地联想到香山公园。它原是金代建造的寺院和行宫。以后,元、明两代都进行过重修,清乾隆年间又扩建了香山28景,形成了一处山清水秀、规模壮观的名园。西山风景区中最雄伟壮丽的一座古老寺院碧云寺,始建于元代。除了这些名胜之外,还有八大处的灵光寺、樱桃园、大觉寺等名胜古迹。金代李晏曾描述西山是:“西山莽莽,上干云霄,重冈叠翠,来朝皇阙。”多少年来被誉为“神京右臂。”
但是,由于长期来人为的破坏和战火的摧残,解放前这里的森林破坏殆尽,美丽宜人的西山除几处名胜之外,10多万亩的地方变成了岩石裸露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土层瘠薄干旱。
西山还能变绿吗?这是多年来人们关心的问题。一些外国专家曾多次到这里考察,结论是:“在这个地方重新造林,不打井浇水,根本不可能成功。”但在这大面积上靠打井浇水造林是无法办到的。
日伪时期,曾经在大昭山成立过华北造林试验所,雇工造林;国民党统治时期,曾经把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定为植树节,但都没有造起林来。这里依然是光秃、荒芜的旧面貌。
解放后,党和政府决定绿化西山,每年春秋两季组织附近农民上山直播造林,以后又组织了林业专业队,但绿化速度很缓慢。1953年,敬爱的朱德同志来视察,指示要加快绿化。当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绿化的部署,首先成立了西山造林事务所;接着,在林业部的直接指导下,市农林局组织了林业调查队,进行了绿化规划设计;为了准备充足的苗木,扩大了普安店苗圃,还建立了温泉、瑞王坟、南大荒等苗圃,为大规模造林培育树苗。
经过两年的准备,1955年,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三年绿化西山的决定,号召义务植树。从这年春天开始,以人民解放军为主力的造林大军开赴西山各处,打响了绿化这里的战斗。这支绿化大军坚持造林三年多,到1958年,造林7万亩,栽了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和各种观赏树40多种,共2,100多万棵,花费了50多万个劳动日,基本上完成了规划的宜林荒山的绿化任务。
林业战线的职工、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劳动,终于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打破了不打井浇水不可能造林的断言。当时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造林事务所只有几间茅草房,肩负重任的林业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军民,每天从这里踏上西山,进行地形、土壤、气候等综合调查。根据考察的情况和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宜林山地提前整地保墒;雨季利用针叶树二次生根的有利时机,栽植或带土坨移栽针叶树;秋季,利用截干造林的办法,在整好的地上营造阔叶林。这就能有效地克服干旱石质山区的不利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保障造林成果,也为预期完成造林计划赢得时间。
科学的指导为重新绿化西山提供了依据,但是要实现它,还必须付出更大的劳动代价!整地保墒,要靠军民的双手上千万次顽强地同石头打交道。酷暑,顶着炎炎烈日;严冬,迎着凛冽的寒风。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凉水。手磨破了,掌震裂了,鲜血染红了镐把,没人叫过一声苦。造林时,要求带土坨栽植树苗,每个土坨必须在5斤以上。一棵棵带土坨的树苗,全靠军民用双肩挑上山去。当年在这里参加造林的同志告诉我:“西山虽然这样大,可我们的脚印却铺上了不知多少层!”他们还讲了当年在打鹰洼造林战斗的情景:把树苗运往栽植地点,要穿过三条沟,翻过三道梁。担负运苗任务的北京军区工程一团一连指战员们把打鹰洼比作上甘岭,下决心要在规定时间内把它攻下来。带队的鲍连长,冒雨运苗抢栽,一次就挑30棵带土坨的树苗,一个上午就往返跑三趟,硬是把扁担压断了。
有了这一步,还要接着再迈第二步、第三步,坚持走下去。1958年,造林基本完成之后,为了加强管护,建立西山试验林场,北京市委、市政府又组织中直机关、全国政协、高等院校24个单位,分片包干抚育管理幼林和补植造林。当时中央机关领导同志都带头参加了义务植树。1962年以后,600多名城区高初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报名参加了林场的建设,继续抚育管理着幼林。这些青年们随着树木一起成长,如今有的当了场长,有的当了技术员,成为林业战线的骨干力量。
从1955年开始在这里义务植树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栽下的枫树、油松、侧柏、洋槐等树木,已长大成材。如今,这里绿树成荫,山青林好,不但起着美化首都、防御西北风侵袭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使名胜古迹更加生辉,成了供人们游览的风景区。现在,全国人大正式决定开展义务植树运动,希望各界人民继续为首都的绿化作出新的贡献。孙 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