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1
第3版()
专栏:

“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族
看过电影《天山的红花》的人,不会对哈萨克族感到陌生,因为那部影片真实地再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族源可以上溯到汉代的乌孙、月氏,唐代的西突厥,元代的乃蛮、克烈。直到现代,哈萨克族中间仍然保留着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名称。
哈萨克族素以擅长骑射和能歌善舞闻名。故尔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哈萨克族以从事畜牧业为主。乘挽兼用的伊犁马和体大肉嫩的阿勒泰大尾羊,是哈萨克族牧民引为骄傲的名产。解放以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哈萨克族地区畜牧业发展很快,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向国家提供的畜产品逐年增多。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哈萨克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牧民已由长期的逐水草而居,逐步转向定居放牧。解放前,在哈萨克牧区很难看到灯芯绒和丝织品,现在,毛织品、丝织品、化纤品,家家都有。
哈萨克族的文学历史悠久、绚丽多采,其中尤以民间口头文学最为发达。收集民间创作并进行演唱的歌手“阿肯”,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解放后,出版部门还出版了哈萨克族作家创作的小说和剧本。
阿甫(附图片)
“阿肯”弹唱。
巩乃斯羊场的牧工正在用电剪剪羊毛。
《民族画报》供稿
哈萨克族约80万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少数居住在青海、甘肃等地。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奇卜察克语组。哈萨克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解放以后,哈萨克族进行了文字改革,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