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锅热饼靠” 越处越亲——记宿迁县沈王村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2
第2版()
专栏:通讯

“锅热饼靠” 越处越亲
——记宿迁县沈王村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以穷争饿吵而出名的沈王村,如今安乐了。这件事,在江苏省宿迁县乡间成为美谈。
沈王村住着99户人家,450口人。前两年,“大呼隆”生产,每年人均分配只有六七十元,口粮300多斤,多数人家日子过得很吃紧。村子里常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社员之间为芝麻大小的事也要争吵一番。外村人瞧不起沈王村人,沈王村人也觉得自村人“不争气”,见人也矮三分。
从前年冬开始,沈王村落实了联产计酬责任制,社员们从过去“摽着穷”到“赛着富”。一年功夫,全村生产和生活就发生了变化。1981年粮食总产从上年的27.6万斤猛增到60.1万斤,油菜籽包产1.1万斤,实收2.7万斤,皮棉单产从前年85斤上升到95斤,社员口粮比联产前翻了一番还拐了个弯,人均分配233元,收入千元以上的有65户,两千元以上的有19户。去年全村新添了五台手扶拖拉机,30辆板车,15户社员盖起了45间瓦房,45户新添了自行车或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困难户王乐章,在二十二年前就垫上宅基,一直未能盖起新房,包产增收,也在去年盖起了三间新堂屋。
群众手头上富足,日子过得宽绰,也就用不着去“挖”集体或别人的了。过去为一根干树枝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斗得厉害的几户社员,不但不斗了,还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成为好邻里,不愉快的往事已被丰收的喜悦冲刷得干干净净。过去被称为“羊犬争”的贵狗老汉和杨家,去年午季承包的麦子收成都好,老汉喜盈盈地对杨家说,以前咱们吵架是日子太苦,生活逼出来的;现在日子好了,以前的事就当没有一样。今后凡事都要往好里处。麦收期间,贵狗老汉见杨家主要劳力暂时外出,担心他家上场的麦子受损失,就派女儿秀霞去帮助脱粒;杨家见贵狗老汉家缺少运肥工具,就主动借出板车相助。“锅热饼靠”,越处越亲。贵狗老汉又第二次派女儿帮杨家插秧。召龙见到宜虎,也不象过去那样“龙虎斗”了,老远就打招呼,“大爹”长、“大爹”短的叫个甜。宜虎也放下长辈的架子,满面春风笑语多,与召龙好象有叙不完的家常。老困难户王乐章盖新房,不少社员主动去帮忙。动工的那天,有的帮推土,有的助打夯,有的忙竖梁。房子盖好后,缺扇门,共产党员沈贵德让会木工手艺的儿子去帮他打了扇合门,他一家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屋。
本报通讯员 吴云程 本报记者 周振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