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抓推广,抓攻关,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2
第3版()
专栏:

抓推广,抓攻关,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国家科委副主任 赵东宛
“科学技术门类很多,应当为各个方面服务,基础研究决不能削弱,但整个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点应当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为解决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服务。现在的任务是要把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使它真正成为强大的生产力,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讲的这一段话,为科学技术工作再一次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组织落实。
如何组织落实?概括起来,是抓两件事:抓好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选准一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联合攻关。
抓推广,关键在于实现“四个转移”
科技成果是全国的宝贵财富,要变为社会生产力,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转移工作,即:由实验室向生产转移、由单纯军用向军民兼用转移、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和国外向国内转移。这是“六五”期间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转移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实行有偿技术转让,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派出专家解决技术难关等等。
科技成果的转移和推广、应用工作,要实行分级管理。国家要有重点地推广一批,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也都应抓住一批对本行业和本地区经济发展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组织转移和推广。从国家科委来说,准备会同有关部门抓好100项左右的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如:煤炭的高档普通采煤机械化,对提升能力有条件的矿井,在采煤工作面上配以大功率采煤机、单体液压支柱、大功率运输机和可伸缩皮带机,采煤效率比普采提高两倍,比人工炮采提高3倍,吨煤成本也低。推广应用后可增产一定数量的煤炭。用计算机实行水电站水库的优化调度,不仅可以多发电,还可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调峰能力。根据试验,与过去平均水量相同条件对比,单库优化调度后,可提高发电能力2—3%。进一步实行库群优化调度后,效果将更为显著。推广油井防砂工艺,预计每年可增产原油几十万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实行氮、磷、钾合理搭配,以及抓好微量元素肥料的推广施用等措施,提高的肥效相当于每年节约几百万吨化肥。再如推广有机硅、消气剂、耐火纤维、热喷涂(焊)技术等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后,其效益也很显著。此外,轻工、纺织行业有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后,经济效果将更为显著。
选择一批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进行攻关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科学技术工作围绕攻关课题把科学技术力量组织起来,搞出很多成果。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今后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攻关,是很有帮助的。
如何组织攻关?首先要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抓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攻关。项目不能求多、求全,看准几项就定几项,一定要突出重点。我国在某些难度很大的尖端技术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攻坚能力,但在一些量大面广的生产技术方面还很落后,这就要求我们特别重视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项目选定后就要订出规划,作出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在实施中加强督促检查。科研与计划、工厂与科研要结合起来,衔接好。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准备选择农业、节能和能源开发、轻纺工业、交通运输、机械装备、原材料、新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共30个左右的重大科研项目,作为国家重点,组织全国各方面的科技力量从基础理论到开发研究进行配套安排,以使项目完成后,能在生产上尽快得到应用。
在这些重点项目中,我们还准备选择若干项作为重中之重的项目来抓:
1、农业增产技术。要抓好以改良品种为中心的增产技术的开发研究,培育一批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的优良品种,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研究改良土壤、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农药更新等方面的技术。同时,要把单项研究同地区发展结合起来,抓好几个不同类型和地区的综合农业科学技术。
2、食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工技术。我国粮食由于霉烂和库存虫害,每年损失几百亿斤。商品蛋和果品由于破损和腐烂变质,损耗率都在10%以上。因此,要针对不同品种,研究快速烘干、保鲜和储运新技术,力争使各种损耗率降到最低限度。比如,在“六五”期间,力争使粮食损耗减少上百亿斤,不是没有可能的。食品加工方面,主要抓好儿童食品、罐头食品和乳制品的研究,扩大品种、提高质量和改进包装技术。
3、制糖、制革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4、纺织科学技术。重点是抓好化学纤维及化纤织物、印染后整理和天然纤维利用的研究。如果我国化纤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原料使用合理,每年增加几十亿元的产值是可能的。
5、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新技术的研究。在“六五”期间抓好钢铁、化肥、水泥、电解铝等耗能大的行业的综合节能试验样板;加速煤的加工利用技术、城市煤气化技术和煤的燃烧技术;研制新的节能装备等。
6、能源开发新技术。对煤炭开发,要着重抓好打井新技术的研究,加快建井速度,争取实现缩短建井工期一到两年;提高资源回收率,重点研究解决采煤机械化适应范围和建筑物下、河下、铁路下以及受水威胁矿井的开采工艺,以增加老矿的开采储量。这些在近期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水电资源开发上,重点研究高土石坝技术,尽量利用当地材料筑坝,减少水泥用量和长途运输的困难;抓紧地下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加快施工速度和降低成本。石油要重点围绕扩大资源,提高采油率和钻井速度,抓紧注热蒸汽开采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使高粘度稠油的采收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要研究原油和各种油品的合理利用以及发展石油化工、化纤的最优经济效果,以提高石油的利用价值。
新能源在我国已有一定发展,准备以解决农村能源为重点,继续加强沼气、太阳能和风能的研究,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7、建筑材料新技术开发。
8、有色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9、交通运输技术。针对铁路运输能力和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重点安排铁路重载列车成套技术和港口装卸及建设的成套工艺和技术装备的研究。
从上述几个项目可以看出,科研工作完成并得到推广应用后,将会对经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这还是初步规划,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和充实完善。如果各地方、各部门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也能选择好几项或十几项对本行业、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攻关项目,如期完成后,必将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
当然,在安排好攻关项目的同时,还应安排好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
要相信我国的科学技术力量
赵紫阳同志指出:“我国的科学技术总的来说还很落后,但也并不是什么都落后。就某些领域来说,我们在科研力量、实验手段和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不应低估我们自己的力量。”这是实事求是的评价。全国解放以来,通过第一个科学技术规划的实施,不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科学技术成果,而且为建立我国的原子能和平利用、半导体、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提供了技术基础。近几年科学技术又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例如,农业上已有80%的作物品种得到了更替,对农业生产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水稻生产经过推广矮化育种、改良耕作制度和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等新技术,进行了三次重大技术改革,已使全国每亩平均产量由五十年代的200多斤提高到目前的500多斤;棉花新品种鲁棉一号的推广,每亩皮棉增产25%以上。又如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技术,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60多种作物上进行了示范应用。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一般都能增产3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正在逐步推广。轻纺工业大量采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使生产能力提高很快。重工业方面,例如攀枝花、包头、金川三大共生矿的综合利用,不但为国家增加了钴、钼、钛稀贵金属、稀土金属等二十几个新品种,还可增加铜、黄金、钴、硫酸和镍的产量,仅镍一项采取一定措施后,年产量即可翻番,利润可大幅度增加。又如为解决我国钾肥短缺,青海察尔汗盐湖提钾的试验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正在为建设钾肥厂提供各项技术数据。在新型材料方面,近几年试制成功的几千个品种,已用于国防尖端和国家重点工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重大成套设备上,试制成功的一米七热连轧机已投入试运行。有的技术已开始出口。如向美国转让了杂交水稻技术,向英国和卢森堡出口了高炉吹煤粉和顶燃式热风炉等技术。在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以上事实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队伍不仅在政治上是一支完全信得过的力量,而且在业务上、技术上是有相当能力和相当水平的。我们今后还要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但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视自己的力量。
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不能不受一定条件的制约。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不能不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逐步改革。根据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现状,我们觉得需要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加以改革。
第一,对新产品、新技术实行支持和扶植政策。发展新产品,采用新技术,首先碰到的是税收等经济和财政上的政策问题。许多现有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开,与这些政策不适应有关。其实,发展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对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将起决定作用,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近年来,天津、江苏等一些省、市,为了鼓励扶植新产品的发展,先后制订了发展新产品的有关规定和办法,实行对新产品在一定试销期间内免交税利和留利等措施,同时开辟了发展新产品所需的经费渠道。试行的经验证明,从财政上让利一小步,可以得利一大步。如天津市化工局1980年全年增加的总产值中,新产品占45%。对发展新产品以及其它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的政策进一步解决后,将会对生产的增长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整顿科研机构。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集中统一和合理分工。科研机构重复,科研与生产结合还不够紧密,对以应用技术为主的科研机构尚没有实现社会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逐步走向社会化,加强科研部门同生产单位的联系,逐步建立各种技术经济联合体。对于现有的地市以上独立科研单位必须进行整顿和调整。
第三,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的因素。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结合,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程序上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革,除了反映物质生产、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外,也要有反映科技进步的主要指标。在计划编制程序上,科技计划应提前几年编制,以便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对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及工业性试验项目,以及必要的科研基地和中心的建设项目,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要从科研、设计、建设和生产几个环节上,组织一条龙的协作配合,共同攻关。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方针。我们坚信,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有决心有能力攻克难关,为科学技术的繁荣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